返回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立场鲜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立场鲜明 (第1/3页)

    身为皇帝,李云的能力已经极端强大,理论上来说,只要人力能够做到的事情,他基本上都能够做到。

    并且,只需要一句话,或者是一道明令。

    但即便是这般权柄,做事情也不能太生硬。

    换句话说,是要名正言顺。

    所谓的新学旧学之争,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二十年来,李云作为新学的倡导者,并没有去打压旧学问,也就是圣贤之学。

    是因为,圣贤的学问,乃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是需要继承的。

    只是在李云看来,这些学问,应当是用在道德方面的教育,而不是把它们当成官场的敲门砖。

    另一个世界里,科考正规化之后,儒家就渐渐演化成了儒教,最后被扭曲的不成样子。

    因此,李云引导的考试方向,是实用性的学问,比如说目前新学最显眼的科目,农学。

    这些科目,能有具体的用途,考试的时候也比较容易量化判分。

    到现在,开国已经十一年了,李云倡导实用学,更是已经接近二十年,二十年,已经到了要确立风向标的时候了。

    其实早几年,李云已经在找机会了,毕竟这个事情太敏感,的确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及一个合适的借口,只是机会一直没有到来。

    而现在,机会来了。

    江南道绑官案,无疑就是一个天赐良机。

    之所以会有这种机会,并不是因为李云是什么天命之子,运道绝佳,而是因为两种学问,或者说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随着矛盾加深,冲突必然会愈发升级。

    而这一次,巧就巧在,事情发生在金陵,发生在江东。

    江南道作为李云的大本营,他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是牢靠到不行。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大规模惩治这些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还真有可能煽动地方百姓闹事,甚至谋反。

    但是江南道不可能,哪怕李皇帝发了狠,把涉事的几百个人全家上下都给弄死了,江南道的百姓也不可能成规模的起来反抗李皇帝。

    听了李云这句话,杜相公也明白,皇帝陛下是要借着江南绑官案,来杀鸡儆猴了。

    儆那些蠢蠢欲动的猴。

    杜相公沉默了片刻,然后对着李云低声道:“陛下,绑架朝廷命官的狂徒,都是罪有应得,但是其余闹事的数百人,罪不至死。”

    李皇帝看了看杜谦,哑然道:“受益兄是觉得,我要在江南大开杀戒了?”

    杜谦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李云。

    李皇帝淡淡的说道:“一定要有人,为绑架县令的事情负责,否则朝廷法度不再,各地说不定会有人有样学样。”

    “只要参与了绑官的,俱要重罚,其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