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章 钱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章 钱监 (第2/3页)

表现出一丝生气的样子,态度依然非常柔和:

    “士子们为什么不愿意去,这是你们要搞清楚的事情,怎么让他们愿意去,也是你们要想办法解决的事情,若天下的官员都不愿意去,那么便是要朕失去这半壁江山?”

    殿内,一个个的都低下头。

    李林甫赶忙道:“臣等不是这个意思,朝廷自然是乐意让士子们去南方,但是风气如此,不是一时所能改变,臣等定然会想办法的,但此途多艰,需要时间啊。”

    “右相的态度还是好的,”李琩点了点头:

    “参议国事,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知难而退,若是人人如此,这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众臣纷纷应声,表态会尽力去解决这件事。

    这个时候,卢奂起身道:“臣奏请朝臣以身作则,只有大家也愿意去了,士子们才会乐意,总是要有个牵头的,否则这件事确实难办。”

    李琩不等别人开口反驳卢奂,立即道:

    “此言甚合朕意,那么朕就带个头,从宗室开始,嗣虢王李巨出任建安太守,南宫郎李峘出任南康太守,即刻赴任,以三年为期,届满后官升一级,入三省任职。”

    李巨眼下不在大殿,但是李峘在啊,他爹信安王李祎也在,他的脸都绿了,mlgb,流放我是吧?你这是公报私仇。

    建安郡那是什么地方呢?今福建省建瓯市。

    当下的福建归江南东道,下面只有五个郡,这地方因为与岭南挨着,所以属于半流放地。

    福建地区在大唐,按照去年的人口统计,总计为410587人,当然了,实际人口和统计人口肯定有出入,只会多不会少。

    那么我们找一个对比,河北道,去年人口统计为1023万,占了大唐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李峘当初是支持太子的,也是太子党的成员之一,李琩清算初始,没有他,他以为躲过去了,没曾想还是没跑掉。

    眼下他的官职是工部下设屯田司郎中加工房朝集使,级别非常高了,去一个上上郡做太守也是绰绰有余,结果呢,去了一个中中郡。

    是的,建安郡22770户,口142774人,管着十四万人呢,不算小地方。

    李祎见到儿子半天没吭声,陛下与朝臣的目光已经全都落在了儿子身上,再沉默下去,那是找不自在,于是他代儿子答道:

    “回禀陛下,李峘愿往。”

    陈希烈火上浇油道:“我怎么觉得他不乐意呢?”

    李峘当下已经是脸色铁青,憋了一肚子气,任谁都能看的出,他有怨言,事实上,李峘都差点憋不住了。

    他脑子里,甚至在想着站出来直接拒绝,但是拒绝之后呢?再往后面想,他就不敢站出来了。

    李琩点了点头:“三年期满,朕给他留一个中书舍人,诸卿共鉴,朕决不食言。”

    听到这里,李峘有种刚挨了一个巴掌,马上便来了一碗蜂蜜水,脸上火辣辣,心里甜滋滋。

    中书省,不是谁都能去的,中书舍人,也不是谁都能干的,这地方的上升渠道,是奔着三省六部主官和宰相去的。

    于是他站了出来,揖手道:

    “臣刚才正在想,如何治理建安,一时入神,请陛下治罪,臣愿意去。”

    李琩哈哈一笑:“你不要怨朕,朕就很满意了。”

    “臣绝对没有那个念头,天地共鉴,”李峘赶忙道。

    其他人已经开始打趣起李峘了,因为他们觉得,当今陛下简直太温柔了,使得大家也都很放得开,气氛很轻松。

    卢奂接着道:

    “既然陛下都带头了,诸位是不是也该效仿呢?外放官员的名单我来定,大家有没有意见?”

    “怎么是你定?”韦陟瞥了一眼李琩,随后笑道:

    “科举本不是吏部的事情,你已经管了,这个事你还要管?你还不是吏部尚书呢。”

    科举,一开始是礼部的事情,但不是有礼吏之争嘛,也就是进士党(寒门士族)和任子党(门阀贵族)。

    李林甫管着礼部,铁杆的任子党,这是不符合李琩利益的,他需要进士党起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