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青年天子为老臣师 (第2/3页)
权力的产生与施行,制约与平衡,朱常洛所经历的教育本身就不同,历练也不差,更经过了这么多年身为皇帝的切身体悟。
此前没有与沈鲤深入去交流,因为朱常洛要让他先去做,先去碰到钉子、遇见问题、产生思考。
现在他有了刑部也该归鉴察院的思考,那就说明时机成熟了。
超然的君权、敏感的军权、重要的人事权、互相制衡的法权、让人又爱又恨的财权……偌大的帝制国家,权力的类型实在太多,纷繁复杂。
上有皇帝为稳固君权而人为分割打散的权力结构设计,下有百官凭借官位、关系、政策立场而重组起来的实际权力脉络。
厘清不了,所以沈鲤才想着一定要影响到一些重要位置的人选。
权力边界就越来越模糊了。
这一次夜话很深入,朱常洛说了许多心里话,让沈鲤很震动。
他一直以为皇帝既设了实职宰相又一分为五,只不过仍旧是分而制之,但没想到这是第一步,皇帝也是真的准备将来信任这些实职的宰相们。
“分设一房四院之后,衙署各有归属,现如今也不过是过渡阶段,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符合过去的大体规矩,承上启下,实际运行的过程里自然出现纷争。有了纷争,才有商议、妥协。最终,这边界是要越来越清晰的。到了那一步,才谈得上去好好厘清。”
朱常洛唏嘘说道:“君臣既有别,升任宰辅,那就是位极人臣了。权力当然是太诱人了,总有人不满足。不能以臣代君,但总有通过人事、党羽、科道等诸多方式扩大实权的法子。心思花了更多在权争上,自然没有那么多精力花在国政上。朕这一生若能让大明有一个能齐心协力花更多心思在国政上的中枢,大家不再担着巨大风险谋求更大权力而是真正各司其职,那就已经是旷古功业了。”
“……臣一生自诩无私,也不由自主陷了进去。”
说话的气氛到了这里,哪怕皇帝说出了什么“以臣代君”之类的话,沈鲤也没有惊惧不安了。
“说到底,重臣们虽同出儒门,却称不上同道同志。平生志向不尽相同,大小有别;立身处世各有性情,思虑决断的习惯也不一。”朱常洛无奈地摊手,“朕这几年心得,那格物论和致知论的深意,太常宰不就没去好好琢磨一下?人事大权朕都放在了进贤院,他也陷在了权争了,舍本逐末。”
沈鲤若有所思。
“其实就是御台早年所求索的。”朱常洛没有讳言,“选任谁容易,有什么法子保证选任出来的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