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2章、举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2章、举大事 (第3/3页)

轩媖,朱翊钧这嫡长女尚的驸马都尉杨春元是当年南城兵马司副指挥杨继的儿子。

    王喜姐是亲历了朱翊钧“传诏禅位”的人,朱常洛要善待谨小慎微的她。

    她的兄长在朱常洛安排的快谈轩事业里,她的女婿则在宗明号中任事。

    随行的还有王珣和他女儿慎嫔王佳月。

    不是什么御驾亲征,但皇帝先去遵化,再到天津那边昌明遮洋行的船厂看一看才会回京,中间时间并不短。对王珣来说,皇帝带着女儿,这又是安他的心、让他用心办事了。

    这么长时间独得恩宠,王珣当然盼着女儿也像张家族女一样受孕诞下皇子,或者说皇女也行啊。

    朱常洛就这样带着“奇怪”的阵容出发,坐在大马辇上,田乐、邢阶随驾在侧。

    这大马辇规格次于大辂,但车厢也小不了多少,里面除了皇帝之外再坐上两三人也是可以的。

    “搢伯有功啊。”朱常洛笑着说道,“这里虽还不是真正的傍海道,但只看这一段,蓟辽这些年在路桥上下的功夫不少。”

    “臣不敢称功。”邢阶实话实说,“京城四周自然平稳一些。到了山海关内外,还是要差不少。”

    “这傍海道沿线,必须持之以恒好好打理。”朱常洛说着,“虽有冻土泥泞,又许多低洼沼泽,辅以水利,再依托繁荣商路,在这一路讨生活的百姓多了,路终归是能越来越好的。即便将来老的卢龙道和古北道也重新可用了,傍海道终究更为平坦。”

    “陛下所言极是。”

    通往辽东,唐代以前都是出卢龙塞沿滦河翻越燕山山脉,再沿着大凌河前往东北。曹操征乌桓,走的就是卢龙道。

    到辽宋时,则是出古北口渡过滦河,在后半程与原先的卢龙道汇合。

    到了如今的大明,出了古北口就不是大明能完全实控的了,去辽东则是走辽西走廊。

    明明这条沿海的路线更加平坦,为什么以前不是首选?就是因为泥泞沼泽。未经好好开发的沿海低洼地带,反倒没有卢龙道和古北道的风险低。

    现在情况正在一步步改善。

    朱常洛感慨着:“要办的事真是太多了。若能让北方从此安稳,南方人多地少,总有人肯到北方来,出边墙过山海关。昔年湖广也是云梦泽,如今是大明粮仓。东北三江一带一马平川,未尝没有成为粮仓的那一天。只是鞑靼、女真的问题横在面前,辽东只能成为花钱的无底洞。”

    困难那么多,朱常洛的大方向不变。

    让叶向高他们再好好想想,好好碰撞碰撞,为将来真正的改革酝酿推力。

    朱常洛则要“举大事”了,把六年军务成果转化成为收益和威望。

    看着邢阶不太敢相信的模样,朱常洛肃然道:“大胆谋划!去军工园看过,再知道百家苑成果,卿等可听朕再好好分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