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6章、明使太嚣张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6章、明使太嚣张了! (第2/3页)

这里的文教实力。

    王守仁就是绍兴余姚人。他或者只是个例,但绍兴府科举之盛举世闻名。仅以嘉靖一朝的十五次会试为例,绍兴府共考取进士二百二十二人,名列文教大省浙江之冠。

    而在绍兴府诸多的书香门第世代大族之中,有一族堪称科举奇迹,那就是龚正陆所说的、陶崇道出身的陶氏。

    从成化元年这陶堰陶氏出了第一个举人,这一族就一发不可收拾。

    弘治三年有了第一个进士之后,陶堰陶氏五代里已经出了十二个进士,举人更多。

    这陶崇道因为有了那次恩科和太学新设考选的便利,更是以虚岁二十五的年纪就在泰昌四年考上了。

    虽然只是三甲末尾,但也是进士啊。

    观政礼部之后,他去年才正式做这主客司主事。没想到今年领到这个钦使差遣,是因为建州女真部有个同乡在此。

    “……我官小位卑,其他事帮不了。但确实没想到,如今你仍然健在。既对虏酋称忠,又与我乡音相谈,不怕虏酋猜忌?”

    陶崇道意味深长地问他,也回想着出发前右侍郎方从哲对他的提点,其中提到了这个龚正陆。

    这个龚正陆存在的事,还是援朝抗倭时通过朝鲜那边知道的。女真与朝鲜也有来往,甚至还互相有过“国书”,便是龚正陆捉刀写的。

    而当时在朝鲜帮助练兵的一个大明将军还派遣了幕僚,帮助朝鲜使臣前往建州女真商议贸易之事,这才与龚正陆有过直接接触。

    龚正陆在建州呆了这么长时间,十分希望知道自己当年被掳走前留在绍兴府的妻小消息。

    当时龚正陆有通过向那大明游击将军的幕僚介绍建州女真情况来换取他帮助的行为,而此后龚正陆就没了消息。

    若不是方从哲十分有心地从旧档之中翻看到了这些记载,也不会派陶崇道来这里。

    本以为可能是被虏酋发现猜忌进而处死了,没想到他仍然还健在。

    而陶崇道来这里,知道了他竟是努尔哈赤诸多儿子和建州女真部诸多首脑之子的汉人老师之后,心思活泛了很多。

    现在龚正陆这么明摆着和他“密谈”,陶崇道有这个疑惑。

    “学生问心无愧而已。若能促成此事,也是边关两族之福。陛下既降天恩,想来不必学生苦劝,朝廷也有法子令女真诸部从此一心忠顺天朝。”龚正陆笑道,“鄙主猜疑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来怕钦差大人笑话,学生已经被幽禁了数年之久。学生虽然所学浅薄,远不及钦差大人学问精深,但也懂得一些道理。”

    他叹道:“在大明,我就算想做个师爷也不够格。鄙主早年间既然信重恩待我,那学生也想知恩图报。鄙主有雄才谋略,这一点想必朝廷也是认同的。此等人物,在大明公卿眼中既是虏酋,两边自然是要相互猜忌的。学生一贯是盼鄙主心向王化,教习其子也不遗余力盼他们知书达礼。以学生浅见,女真诸部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