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奴儿哈赤之恨 (第1/3页)
蓟州镇城内,蓟州镇总兵府衙门如今是皇帝驻跸于此。
守卫自然森严。
尤其是锦州西面边墙被攻破,现在蓟州镇城和山海卫所在的永平府人心惶惶。
“借这个机会,让永平府组织部分百姓到蓟州去,让肖德和用好他们,把北塘、芦台的底子打好。”
朱常洛必须要面对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老百姓始终是恐慌的,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官军在鞑子面前吃了败仗,这很合理,固有认知就是这样。
去年过来这边巡阅天枢营、巡视军工园和遮洋行船厂的时候,那个宝坻知县被他升了官,现在是顺天府下蓟州知州。
蓟州是蓟州,蓟州镇是蓟州镇。整个蓟州镇,包含了北直隶北部的大部分,蓟州镇城设在永平府的西北角、喜峰口南面。蓟州,却在永平府以西。
现在是大明抗压的时候。
御书房也有人随行,皇帝对民政方面的事有安排,他们立刻去永平府的府治卢龙县城通知。
“百姓还是信不过官军能赢啊,之前永平府已做了这么多准备,现在消息一来,还是有许多人生怕山海关被攻破。”
朱常洛感慨的是现在必须启动这个预案。
此前关锦宁一线百姓或南迁到山海关内,或北迁到义州一带。枢密院职方堂掌堂和永平府花了很大力气到这里以工代赈、招募民夫,辽东大战的影响是被控制在永平府的。
但现在不可不免地开始外溢了。
田乐并不担心这些,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宁远侯送归努尔哈赤之子,此事他先斩后奏……”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常洛摇了摇头,“卿等不也说了吗?这确实是暂时震慑建州的好法子。那种更坏的可能,不想也罢。鞑子和女真不清楚如今大明是什么模样,他还不清楚?”
李成梁的举动,在枢密院之内其实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田乐内心里也是愠怒的。
毕竟这不在之前的军令之内。
有人担心李成梁这是横生枝节,因此考虑到他勾结建州和鞑靼,想要割据辽东的可能。
尽管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他们必须向朱常洛提出来。
毕竟能不能成功围住汗庭大军,李成梁的作用太关键了。
对此朱常洛的态度明确:先不疑,看局势发展。
现在,朱常洛也充分体会到大事之前中枢决策的艰难:不能说田乐他们是多虑或者在党争,纯粹是因为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能。
怀疑、决断、前方与后方的不同考虑……
“小歹青先攻义州之后,打得坚决,”朱常洛说道,“真要雪下得他们再难来去如风,还得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里,京城和江南的动静反倒更值得注意。北疆战事,此时不能让前线将士犹疑。有什么过要论,等将来吧。”
田乐看了看朱常洛,再不言语。
既然皇帝这么说,那么这件事从性质上还是被认定为“过”。
李成梁的行为,即便不考虑他有反逆之心的可能,也会导致两个不可测的结果:一是努尔哈赤畏惧,就此直接被震慑住了,那么大明专心围剿汗庭大军就好;二是努尔哈赤惊惧大明如此提防他,再也不会放过这个以后绝对等不到的机会,干脆立即骑兵。
前者,李成梁会立下大功,至少凭名声就保证了辽东东面边军和百姓不必陷入立刻的战乱。
后者,李成梁会有立下大功的机会。麻贵还在远征敖汉等部,然后从北面合围汗庭大军。实现了围剿汗庭大军的战略目标之后,最迅速也最适合赶到东面主持大局反击建州的,自然是李成梁。
朱常洛结束了和他们对军情和如今事态的交流沟通,回到了后院里的行殿。
心里是沉重、忧虑的。
哪里能不忧虑?战局开始之后,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可预料。
比如这次林丹巴图尔好高骛远的勇敢坚决,比如小歹青这次体现的合纵连横,比如努尔哈赤的引而不发。
现在又多了李成梁“养寇自重”甚至“火中取栗”的可能。
绝不是此前谋定了方略就能如何。
现在,压力最大的一个月即将来临。
锦州西面大明边墙被攻破的消息在飞速传播,何和礼在给努尔哈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