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4章、离大明太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4章、离大明太近 (第1/3页)

    到这个时候,努尔哈赤才算感受到天枢营的真正威力。

    “死守赫图阿拉!”他悲壮地对扈尔汉和费英东说道,“守的时间越长,八旗子民才能走得越远!”

    扈尔汉和费英东眼含热泪:“皇上放心,我们必定在这里挡住他们,誓与此城共存亡!”

    努尔哈赤双手依次握紧他们的肩膀:“不要共存亡!半个月!只要半个月,我们就能渡过松花江到敖东,重筑忽汗城作为新都。你们两个随后且战,一个退到松花湖东南的费尔忽,一个到东边城。扬古利和诸英,我已经传令他们急行军绕过辉发城,南北夹击乌拉城。那个到了拔堡沟一带的明军,我必须亲自去抵挡他们的袭扰。镶四旗的人,也必须有我镇住他们!”

    事实上赫图阿拉城早就开始转移,持续时间已经近一个月了。

    但努尔哈赤必须继续坐镇赫图阿拉,正如大明文武所考量的那样:刚建的国,都城都不好好守一下就败退?那军心还剩多少?

    现在是早年编定的正四旗留守,这是努尔哈赤的心腹精锐,他哪里舍得让他们全部战死在赫图阿拉?

    城内城外,气氛紧张。

    赫图阿拉的西面,刘綎所率的主力大军出现在了那里。西堡和后堡已被攻陷,苏子河北面只剩一个头道堡还没失陷。一旦头道堡也被攻陷,那么明军就不用担心从头道堡北面的山沟经过六道堡、五道堡回援赫图阿拉的建州兵。

    而在赫图阿拉的西南面,天枢营从灶突山下来奇袭破了二道堡后,并没有固守那里。

    从鸦鹘关出来,要到赫图阿拉必经这个山谷口,努尔哈赤是必须夺回那里的。结果天枢营并没固守,让他们夺回了空堡,又不得不送粮食过去。粮队遭袭,天枢营先夺了粮,再破二道堡,洗劫一番粮草军资又隐匿到了赫图阿拉城南面的群山之中。

    这样的形势下,西南面紧挨赫图阿拉城的二道堡已经不必再夺回了,不如就在城西的河东边、河南面布防。

    结果两日后,天枢营又出现在了赫图阿拉城东面、苏子河上游的拔堡沟。

    那里是建州女真的退路。

    要顺利退走,就只能走这条宽阔的山谷,一直到东边城。

    这东边城就是后来的通化。群山之中的东边城,北侧山峦再向北就是更宽阔的辉发河谷,往南翻越群山则是鸭绿江。如果能守住通化,随后再能夺下乌拉城,那么依旧能钳制住宽阔的辉发河谷。

    努尔哈赤的规划里,他将来要坐镇敖东。这里就是当年渤海国的都城所在上京龙泉府,后来被契丹所毁。

    敖东离西北面的乌拉城不算远,东南面就是锡霍特阿林山的统门河谷,也就是后世的延边。

    西南面距离东边城虽然有数百里之遥,可那里如果放弃了,已经夺得的朝鲜咸镜道就更不安全,可能就只能收缩回统门河入海口一带。

    当然,现在这都只是努尔哈赤不得已的中策:苏子河谷守不住,辉发城和哈达城夺了也不好守,只能考虑守住东边城、夺下乌拉城。

    首先得解决退路问题,保护好建州女真大本营这边的八旗子民向东转进东边城、进而退走到更远地方。

    此刻,俞咨皋在赫图阿拉东面的群山之中隐匿着。

    张神武到了他面前,一边嚼着从女真人那里抢来的鹿肉干,一边说着:“侯爷,咱们虽然来得早了些,但看沟里的车辙印,女真贼子只怕过年时就一直在往东撤。”

    俞咨皋也吃着东西默不作声。

    “他们知道赫图阿拉守不住!”张神武问道,“眼下先撤的是女真小民。要想堵截虏酋,咱们还是得像在哈达城那样死守这条山沟。”

    俞咨皋也知道形势是这样,因此更难做决定。

    努尔哈赤的心确实狠,赫图阿拉直接就准备在战略上弃守,而非死守住他的都城、建立他能确实抵挡大明的进攻的威望。

    那样的话,他这个大金国才算立住了。毕竟你虽是敌国,但攻灭不了我,那我这国才算是个稳固而强大的政权。

    但他现在战略上就准备弃守,这自然是在谋求喘息的时间,以待将来反扑。

    天枢营想堵截住他们,就要面临他们真正撤退时的全部军力。这与守哈达城不同,女真人是要夺下活路。

    天枢营现在所处的位置也不同,背后没有广顺关,他们是确确实实的孤军。

    看着张神武,俞咨皋问道:“兄弟们知道死守这条山沟是什么意思吗?”

    “自然知道。”张神武点头,神情凝重,“兴许全都死在这,也挡不住。”

    哈达城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