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三六章 关于财政和税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三六章 关于财政和税收 (第2/3页)

他们夺权?”

    九皇子马上说:

    “我明白这样的逻辑,但是仍然应该有最起码的监督手段。

    “不然太守府直接收到的这些钱,有多少能用到我们计划的正事上,那可就真的很难说了。

    “我建议根据父皇设计的发票制度,设计一份太守府税金流转票据,让太守收到钱的时候,开给交钱的地方士人。

    “自由邦士人拿到这些票据,交给自由邦的税收机构,用于抵消他们在自由邦应该缴纳的税金。

    “自由邦衙门收到这些票据,再转送到王国朝廷,抵消他们应该交给朝廷的税。

    “这份票据应该由王国朝廷制作,制定严格的使用规范和数额范围,多联同时打印分别给相关部门留存。

    “一联太守府存档,一联交税者存档,一联自由邦税收机构存档,一联中央朝廷存档。

    “交税者可以到王国朝廷来查询验证,王国朝廷可以去太守对账。

    “为了让自由邦显得无能和废物,我们自己的行政管理应该尽可能的规范严格。

    “太守府权力可以广泛,但是监督和管理也必须严格。

    “否则地方百姓和士人对比之后觉得,王国的太守府比自由邦还要腐败的话,那我们的计划可就成笑话了。”

    大皇子听到半截就笑了,听完之后也直接表示了赞同:

    “好,票据流转确实是个好办法。”

    会议现场讨论了一会儿,最终大家基本都认可了这个方案,大皇子随即主持投票,也直接获得了高票通过。

    到此为止,关于财政和税收的问题,也有了基本的处理方向。

    大皇子继续主持会议,进入方案细节问题的讨论环节,对此前已经确定的方向进行细化,列出需要注意的事项。

    细节讨论比方向讨论更费时间,皇子们的会议一直持续了三天,才整理出了暂定方案。

    到了六月二十一日上午,皇子们安排礼仪大臣去安排。

    单独通知贵族、官吏、百姓团体中的那几个最核心的代表,宣他们到王宫单独开会。

    三方各三个代表总共九个人,在上午九点来到了王宫偏殿觐见。

    这九个人单独进宫的时候心情都很忐忑。

    他们根据会议上的情况,对最终的结果虽然都有了预判,但决定毕竟还没有正式出来。

    而且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明白,公开的大型会议也许会有预案,但是会议的流程和结果通常都是能够分析和预判的。

    但是这种只有少数人参加的会议,通常意味着某种变数的发生。

    十五个皇子没有全部到场,而是安排了大皇子、五皇子、九皇子、十五皇子四个代表来见他们。

    九个代表各自行礼之后,听到大皇子的吩咐,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会议室两侧的椅子上。

    担任纽约知府的十五皇子作为代表,开始对他们说明皇子们的决定:

    “根据我们的讨论,要求自由邦官员直接晋升到王国朝廷,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那对省份和自治领的官员而言是不公平的。

    “除非自由邦的官员,也接受和省份完全相同的选拔、任命、监督、晋升方法。

    “比如说,由王国朝廷和下属机构选拔和任命,不能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当人主政管制并采用流官制度。

    “毕竟,王国所有省份和自治领的官员,就是这样在王国朝廷和衙门中任职和工作的。

    “自由邦的官员不接受相同的规则,自然也不能有相同的晋升通道。

    “在座的各位,能接受流官和异地任职吗?”

    皇子们的决定和方案是做好了,但是具体要怎么通知自由邦代表,并最终怎么将决定落实下去,都要讲究方式方法。

    不能直接到公开的大会上宣布,以免出现正面的公开的不可控的冲突。

    三方九个代表听完都是明显一愣,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无法接受,而是要先去考虑这些规则意味着什么。

    现场的所有代表都有足够的知识水平,本来对大明的制度和文化就有基本的了解。

    最近的自由邦改革运动,推动他们深入了解了大明的官吏体系,自然也知道流官和异地任职的传统。

    短暂的思维缓冲之后,贵族代表当先开口,表示没有办法接受。

    对贵族而言,官僚全部由王国朝廷任免,且本地官员全都是外地的话,那他们就基本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民间紧接着表示,他们完全支持王国朝廷选拔地方官员,并配合流官和异地任职制度。

    能够打破贵族对地方控制的制度,民间代表们当然都是愿意支持的。

    官僚代表迟疑的时间更长,因为他们的心态最为矛盾,对于王国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他们本身是难以决定的。

    而对于异地任职和流官制度,他们内心之中则是本能的抵触。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这两项制度真的落实的话,他们也能同步获得王国官员的地位。

    所以在迟疑了几秒钟之后,三个官僚代表内部也出现了意见分歧,出现了两个反对的和一个支持的。

    贵族代表昆西看到他们表态之后就直接说:

    “殿下,现在我们九个人,有五个是反对的,也就是反对的过半数……”

    大皇子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

    “大明当然会看中民意,但却不会搞你们的那套投票制度,那样会导致百姓内部矛盾激化。

    “别说你们九个只是代表的代表,而不是全部代表乃至全部百姓。

    “就算是所有人投票,投出了一个五比四的结果,也只是意味着反对者只是勉强过了半数。”

    三个贵族代表听大皇子的话,以为大皇子要强行支持,顿时都紧张了起来,下意识的想要开口辩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