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2章危机将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92章危机将至 (第2/3页)

动了一下,罕见地没有冷哼,只是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班主也到了,看来金陵这场‘戏’,愈发精彩了。”

    言语间,明显没有对林中翁那般倨傲。

    尸衣姥姥浑浊的黄眼珠盯着班主手中的人面念珠,喉咙里发出“咕噜”的吞咽声,如同馋涎欲滴:“嗬嗬…班主这‘百怨珠’,吸的怨气越发精纯了…老婆子看着都眼热。”

    “些许微末伎俩,难入姥姥法眼。”

    “班主”温和一笑,将念珠拢入袖中,“此番应建木之邀而来,一则助两位道友成事,二则…也想借金陵这方‘戏台’,递上拜入圣教的‘投名状’。”

    “还望两位道友,在尊使面前,多多美言。”

    林中翁心中一颤,大气不敢出。

    原来这位神秘莫测的班主,竟是在接受建木的考察。

    建木吸纳成员的标准何其苛刻,非地仙中的佼佼者不可入其法眼,一旦加入,便和嫘阴同一等级!

    “能办成事再说。”

    百骨真人既没应允,也没否定,又扭头看向林中翁,沉声道:“嫘阴那废物养伤,什么都做不了,金陵由我等接手,说吧,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林中翁如蒙大赦,腰却依旧恭敬地弯着:“是,真人!”

    他不敢有丝毫隐瞒,迅速将自己掌握的情报和盘托出:

    “禀三位尊上,金陵如今已成漩涡中心!江南道门各派反应极快,茅山清微老道率精锐弟子已抵达太湖外围,虽未能深入妖军大营,但嫘阴娘娘重伤闭关的消息恐怕已经传回……”

    “虎门令、闾山、玉皇派等法脉高手正源源不断汇聚栖霞山道观,全力布置‘九龙锁渊大阵’节点,守护铜钟。更麻烦的是…”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有确切消息,江南玄门魁首‘南天师道’的当代天师张静玄已离开龙虎山总坛,正日夜兼程赶来!”

    “他座下‘五雷都司’的几位高功法师也已先行一步。另外,闽中‘天心正法派’的掌教真人,亦在途中!”

    “此二人皆携镇派法宝而来…”

    “留给我们的时间,恐怕最多只有三日!”

    听到“张静玄”这名字,气氛顿时变得凝重。

    南北朝时,北魏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也就是晋州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道”。后因北齐举国崇佛,道教在北齐乃是异教,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于是齐境无道士,北天师道教团,至此便烟消云散。

    南朝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后来南北天师道融合,以龙虎山为祖庭。

    本来已没什么“南天师道”,但这其中却有个小故事。

    陆修静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子”。

    前朝大兴年间,龙虎山强势,朝廷为了分化其力量,便重提南北天师道之事,当时闹得很不好看。

    这也是龙虎山当时舍弃大兴,支持大宣朝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事情总是办成了。

    刚好茅山上清、阁皂山灵宝派都有怀揣野心者,便联合起来,打着陆静修“三洞弟子”的名义,重新成立了“南天师道”。

    可以说,这新的“南天师道”自建立起就不正统。

    原本大宣朝建立后,“南天师道”已没了折腾的心思,也逐渐和龙虎山打好了关系,准备重新回归。

    但偏偏此时,出现了个天降猛人张静玄。

    其天纵英才,道行惊人,不仅逐渐让“南天师道”站稳脚跟,还逐渐成为了江南玄门魁首。

    可以说,其战力丝毫不弱于宗师。

    那位闽中的“天心正法派”掌教真人,同样是法脉强人。

    听到这两人要来,在场众人自然心惊。

    “张静玄…哼!”

    百骨真人惨绿的眼窝凶光闪烁,白骨杖顿了顿,“当年没死在黑水城,如今倒急着来送死了!”

    语气虽狠,却也透出一丝忌惮。

    张静玄不仅重振了“南天师道”,还和龙虎山关系不错,持龙虎山天师印,雷法通神,绝非易于之辈。

    尸衣姥姥则盯着林中翁,嘶声道:“三日…足够老婆子把金陵地脉啃出几个窟窿!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