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3章夜色惊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93章夜色惊梦 (第1/3页)

    夜色已深,金陵王府内灯火辉煌。

    虽说碍于忌讳,王府只是占了原先大兴朝宫殿废墟一角重建,但毕竟是王府,宴会厅内鎏金柱、琉璃盏、鲛绡帷幕,无不彰显着皇族的泼天富贵。

    正如邱明远所料,金陵王高坐上首,左右下首分坐的正是姑苏陆氏与钱塘谢氏在金陵的主事人——陆三爷与谢五爷。

    两人锦衣华服,气度雍容,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焦虑。

    至于李衍,则装糊涂饮酒吃菜。

    这王府的宴会菜,确实讲究,虽说有金陵特色,但无论从刀工、烹制还是摆盘,都透着奢华。

    就比如这“金陵祥瑞”的主菜,便是以金陵最负盛名的盐水鸭为基底,精选太湖边散养百日“桂花鸭”,用陈年花雕、淮盐、八角、桂皮等秘制老卤浸泡腌制,再以松木、柏枝、桂花慢火熏烤至皮色金红油亮,骨中透香。

    片鸭时讲究“薄如蝉翼,形似牡丹”,拼成瑞兽麒麟或如意云纹状,配以琥珀色的糖渍桂花酿和嫩姜芽佐食。

    还有“玉带琼江羹”。

    取清明前最肥美的刀鱼嫩肉、鲥鱼鳞下油脂、经顶级庖厨安全处理的河豚白子,加入鸡枞菌、火腿吊制的高汤,文火慢煨成乳白色浓羹。

    盛入剔透的琉璃盏中,羹面浮一片以鲟龙鱼筋制成的晶莹“玉带”,鲜极、奢极,象征“玉带横江,福泽绵长”。

    李衍边吃边赞,好像真的只是过来吃席。

    唯独那两大世家的人,面带焦急,不时看向金陵王,但金陵王也是一脸为难,久久不愿开口。

    就在这时,丝竹声起,一队扮相精致的伶人登台。水袖轻扬,唱腔婉转,正是时下风靡江南的昆曲《牡丹亭》。

    李衍眼力非凡,一扫之下,便确认台上皆是普通人。

    周身无半分法力波动,也无邪祟气息。

    不怪他谨慎,毕竟鬼戏班也是目前大敌。

    但眼前这阵势,也印证了邱明远的判断,此宴名为金陵王寿宴,实为陆、谢两家借王府之威,摆下的“和头酒”。

    酒过三巡,气氛渐入微妙。

    金陵王终于下定决心,放下玉箸,轻咳一声,目光转向李衍,脸上堆起和煦的笑意:“李少侠少年英雄,于金陵城中屡立奇功,本王甚是钦佩。然江南之地,首重安稳。今有陆、谢两位家主在此,亦是仰慕少侠风采,愿与少侠杯酒释前嫌。”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林家之事,牵连甚广,个中或有误会。槐树村一案,自有朝廷法度与玄门章程处置,少侠奔波劳苦,不若暂歇?”

    “两家愿做些补偿,以全江南士绅体面,共御太湖妖氛。”

    李衍端坐未动,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冰冷的酒杯边缘。

    他看着琉璃盏,眼前觥筹交错,耳畔软语温言,但脑中闪过的却是槐树村祠堂地道里堆积如山的“人茧”,是周大勇妻儿僵硬麻木的面孔,是船夫诉说的织户重税之苦。

    江南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而始作俑者或帮凶,却在此奢靡殿堂内轻描淡写地谈着“体面”与“补偿”。

    心中一股邪火难消,岂会答应。

    他缓缓抬眼,面带微笑,扫过金陵王与两位家主:“王爷美意,李某心领。但这种事自有朝廷法度,在下不过一江湖浪荡子,可没这能耐。”

    厅内气氛骤然凝固。

    丝竹声不知何时停了,伶人惶惶退下。

    陆三爷脸上笑容僵住,谢五爷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金陵王脸上的和煦也淡了下去,闪过一丝尴尬与更深的不耐,他挥了挥手:“少侠言重了,明人不说暗话……”

    李衍却截断他,目光直视这位看似尊贵的王爷,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李某倒有一问,王爷身份尊贵,超然物外,何以甘愿为两家之事,亲自出面说和?”

    这也是他疑惑的点。

    金陵位置特殊,有诸多忌讳,历代金陵王都活的小心谨慎,生怕被朝廷言官抓到把柄,这位王爷怎敢掺和这烂摊子?

    金陵王闻言,喉头滚动,欲言又止,但最终只是含糊道:“本王…本王亦是顾全大局,维系江南安宁……”

    李衍敏锐捕捉到,对方眼中的慌乱与无奈。

    显然不想,或者说不能深谈其中缘由。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气味让李衍瞬间警觉——那是混杂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