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嗣君归属 (第3/3页)
而袁绍病体的情况,他也是知悉的,袁绍说是一年半载,但以他的看法,这个冬天恐怕都难熬过去。
所故田丰喉咙中好似梗着一块骨头,吐露不出只言片语,用于宽慰袁绍悲观的话语,他只面容悲戚,掩面擦拭起了泪水。
“明公好生将养,当有十年之寿也,不当如此悲视。”沮授为人稍稍圆滑一些,他进言于袁绍,宽慰了一句,只不过从他同样悲戚的面色来看,这番话他说的并非真情实意。
“二卿不必如此,孤的身体孤最清楚,支撑不了太久了。”袁绍缓缓摇了摇头,目光不复戚戚然,而是越发坚定了起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孤临终之前,唯念河北的基业,因而继位之君,当以才干见重,而长幼之序,却是算不得什么。”
“孰能保住孤创下的这片基业,孤就当以河北相赠。”袁绍说话间,伸出血色近无,苍白消瘦的手指,指向身旁的袁尚道。
“孤诸子之中,唯此子最优,天资聪慧,才兼文武,,且心胸开阔,不以私情而坏公事,所故嗣君之位,孤已下了决定,非此子莫属。”
一言至此,袁绍起身出席,而后拱手拜下,同时口中向田丰和沮授言道:“邺中群臣,二君居上,望二君能在绍亡后,好生辅佐此子,保住河北这片袁氏的基业。”
“明公。”
“明公。”
田丰语气急促,面色惶恐,先一步道了一句明公,沮授慢上片刻,跟着道了一句明公,语气亦是急促和惶恐。
接着田丰和沮授起身,跪拜在袁绍的对面:“明公为君,断不可对臣下行此大礼,还请明公速速起身,莫要折煞了我二人。”
“别驾所言甚是,自古臣拜君,不当非君拜臣也。”沮授跟着道了一句。
“倘若二君能从我之意,好生辅助此子,孤方能起身,不然孤心不定,实不能起。”袁绍诚心道了一句。
田丰心下轻叹一口气,他回应道:“明公有令,臣下自当遵循,即是明公有意立少公子继承家业,我等定当像辅助明公一样辅助少公子,绝无二心,绝无二话。”
沮授跟着附和了一句:“明公之令,臣无二话,唯从而矣。”
袁绍见二人应下,这才施施然起身,然后托起田丰和沮授,向田丰和沮授投去感切的目光。
接着他向着袁尚招呼了一句道:“尚儿,且向二位先生致谢,你日后出任魏公,坐镇河朔,须得时时向二位先生求教,询问二位先生的看法和意见,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可独断专行。”
“父亲教诲,孩儿铭记在心,终身难忘。”袁尚重重的应了一句,而后他来到已经起身的田丰和沮授身前,一挥袖子,欲向田丰和沮授跪拜而下,田丰和沮授见状,各自伸出手来,打算阻止袁尚跪拜。
“二位先生,且领下尚儿这一拜,以明师徒之分。”袁绍出言,示意田丰和沮授收回双手,让二人领下袁尚的拜谢。
田丰和沮授闻言,虽是收回了双手,但身形却是轻微偏转,没有去正面受下袁尚的大礼,毕竟袁绍是君,袁尚作为君主的儿子,也是他们所服事的对象,身为臣子,实是不合受下如此大礼。
应下了佐命袁尚出任嗣君一事后,沮授拱手向袁绍进言道:“明公,立少公子为嗣君一事,宜当在召回在外的两位公子回到邺城,然后宣读为宜。”
“且于时可以出言宽解伯仲两位公子的不满,让二位公子明白明公的苦心,如此可少去一些不必要的风波。”
“明公,沮君所言,实是有理,还望明公鉴纳。”田丰闻一知三,沮授的话一出口,他就明白了沮授这番进言的真意。
将袁谭和袁熙召还邺城,如此二人未得在外典兵,对于袁尚出任嗣君一事的不满,所能造成的危害就小了些,到时候就算袁谭和袁熙欲要生事,但有两名小吏,就可拘禁其人也。
“好。”袁绍斟酌片刻,他跟着明悟了沮授话中深意,他点了点头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