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十八脉摘星会、何须取名! (第1/3页)
【你缓缓收敛周身光华,五色尾翎在身后轻轻一刷,大明孔雀法身化作点点星辉消散。】
【你已经恢复了本来面貌。】
【你轻轻握了握手,只感觉这具肉身之中,有着无限伟力,这《七宝妙相书》恐怖之处还在于,每炼化一种真灵血脉,周身根骨便如脱胎换骨,气血之力更是成倍增长。】
【若真能集齐七种真灵血脉于一身,届时即便不是真灵也胜似真灵。】
【此乃继紫金天角蚁法身之后,你所修成的第二尊法身真形。】
【日后若再遇苍生魔主,即便变换法身,怕是他也难以辨认。】
【不过,帝乡祖师多半能猜个七七八八,毕竟真灵血脉乃他所赐,且他亦曾见过《七宝妙相书》。】
【如今,你相当于多了两个身份,一为海外蚁道人,一为大明孔雀。】
【此后入天帝宝库,行事自会便利许多。】
【你不禁有些乐道,“杀人放火,断人财路蚁道人,孔雀真人。”】
【这半年时光,你修为一日千里,又以《混元火宅镇世图》封禁修为,至今已是第二十三次,堪比历经二十三劫。】
【除此之外!】
【半年时间内,倒是来不及将“雷眼天雷竹”和“先天壬水桃木”合练成一把法剑。】
【只是将这“先天壬水桃木”削成了一把“桃木剑”。】
【你手中一指,一柄长三尺通体经过打磨剔透的浅红棕色长剑,那剑似有灵性落入你手中,轻轻握住有一股温润之感,如同玉石一般,两侧并不开刃,却自有一股浑然天成的道韵流转。】
【凡尘之中的道士,多用老桃木或者雷击木做剑,认为阳气最盛,灵气最重。】
【修行界却没有这一说法,这般草木作剑终究难比仙金神铁所铸的法器锋锐凌厉。】
【这“先天壬水桃木”却不是一般的宝物,是天地灵根孕育的奇珍。】
【仙宝有灵,自晦其华,若不催动法力,它便如寻常桃木剑般质朴无华,任谁见了,也只会当是一柄凡物。】
【你拿在手中,轻轻挥了挥,不重不轻倒是正好合手。】
【指尖抚过未开锋的剑刃,你心中早有计较。】
【这钝而不利的剑脊,正是为日后熔炼“雷眼天雷竹”所留,覆于其上,便可化钝为锋,成就一柄刚柔并济的先天法剑。】
【不过,如今倒是也够用。】
【你有从手中拿出一个金刚镯,这乃是在皇都之中长生大帝赐给帝乡的上品法宝“金刚镯”,又被送到了你手中。】
【可避寻常水火五行之术,纵是上品法宝,一旦被其套中,亦将灵光黯淡,难以施展。】
【镯身不知以何物所铸,竟能缩至拇指环大小,且神物自晦,看起来与寻常金环无异。】
【不过既是出自长生大帝之手,必非凡品。】
【你将其缩小成环,找来红线细细缠绕,直接挂在桃木剑柄上做一个装饰。】
【你左右看了看,还算不错,一件上品法宝做“剑穗”,也不算辱没这先天壬水桃木。】
【既然是桃木做剑,倒是不用有剑鞘,先天灵木自有灵韵护持,不染尘埃,不沾邪祟。】
【你甚有趣味将桃木剑背在身后,走出院落之外。】
【准备去往小青峰后山,今天也是聂青竹有事召唤而去。】
【一路走来,但见小青峰上人头攒动,诸多生面孔穿梭其间,为这小青峰添了几分陌生与新奇。】
【半年来,随着小青峰门下弟子日益增多,诸多琐务自有他人分忧,你倒也落得清闲自在。】
【偶尔有峰内下山试炼的差事。】
【半年之内你下过两次山,都是地界内的一些刚成精妖魔,随手解决。】
【你平时也就去灵园和年老见见,依旧还是藏书阁和自己的院落两点一线。】
【藏书阁一层的道藏包罗万象,已经全部浏览完了,二层也是看了数千卷,尽是需立下天道誓言不可外传的道胎境界以下的功法要诀、秘术真解等。】
【可是,二层的藏书实在少的可怜,想来不用半年时间,你也就全部翻阅。】
【至于藏书阁三楼,都是道胎境界以上,需要用善功兑换的功法和秘术。】
【你不禁心生遗憾,其实方寸山的道藏在正道九门之中都算得上是极为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