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 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八章 科举 (第3/3页)

的话,那这种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下面的人虽说未必全部都同意,不过当听到赵昕愿意与他们一起共同管理这个国家,他们还是觉得可以接着往下听下去。

    同时……

    赵昕也给他们提了科举制。

    不过印度北部,种姓制度严苛,你说一个可能比我低种姓的人,却能通过科举从而改变命运,那自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赵昕也不得不表示,一般人哪有读书识字的可能,低种姓的人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肯定也会有低种姓的人,说不定会考上。

    但这是万中无一的存在,顶多,在当官这上面,不能给对方当太大的官,有一个封顶的品阶就是了。

    赵昕的这些政策,显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愁的自然是那些本身就身居高位的,而欢喜的,则是那些本身可能出身不怎么好,但是却能获得巨大利益的。

    第一次全体投票,最后的结果是三分之一同意,三分之二反对。

    赵昕也是解释,科举制是为了给国家选材,你总不能选一个蠢材去治理国家。

    因此……

    这从聪明人当中去选择能够治国的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完了……

    接下来便让他们回去再好好地认真考虑,等再过个几个月后,再来一次投票。

    赵昕随后,也派了人,到地方上,去宣传科举制的好处。

    主要是针对那些贵族的嫡次子,还有庶子们。

    毕竟嫡长子往往本身就是可以直接继承家业的。

    科举制对他们肯定是有害的。

    但对嫡次子、以及庶子们,却是绝对有利的存在。

    至于你说,赵昕难道不怕一些人觉得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从而造反?

    说实话。

    赵昕此时还嫌弃印度的人口太多了呢。

    如果真的有人要造反的话,一旦发现,赵昕正好可以实施人口清除计划。

    贵族们回去后,一个个便都伤了神。

    不过只要屁股不是太歪的人,便都能发现,这项制度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与此同时……

    这印度北部剩下的两个王朝,估计也是收到了风声。

    那他们不得干扰一下,争取拉拢一下那些不赞同科举制,跟大一统制度的?

    然后……

    还真有一些人是倒向了这两个王朝的。

    不过当然,都是他们的领地接近这两个王朝的,而且是为人愚昧无知的,才敢这么做。

    赵昕也是先让前面的人顶着。

    一方面,观察他们的忠心。

    另一方面,也是不紧不慢地调集印度本地的军队去进行平叛。

    为啥不用自己的嫡系部队?

    因为现如今……

    对赵昕来说,反倒是先把乔汉王朝,还有巴拉玛拉等离他们最近的王朝,给大一统化,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说这平叛之事……

    只能说慢慢打,不急。

    当然!

    赵昕没有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队去进行平叛,也不能说赵昕对这些叛乱一点都不重视。

    只是……

    他也是考虑到了,如果自己的嫡系部队跑出去了,而乔汉王朝跟巴拉玛拉这样的王朝,又没有大一统化的话。

    要知道从索兰吉到平叛的地点,至少得走两个月,一来一回,至少得四个月。

    这时候,万一乔汉王朝跟巴拉玛拉等国的贵族造反,那他就有可能要被腹背受敌。

    因此……

    自己的嫡系部队不动,让乔汉王朝,还有巴拉玛拉王朝等王朝的印度的士兵去替自己平叛,这才是最好的。

    不过其实乔汉王朝、巴拉玛拉,都算是远了。

    让更近的卡拉丘里,伽哈达伐拉,以及章德拉特里亚就近的城池去平叛,其实才是最适合的。

    很快……

    从前方的奏报当中,赵昕也是得以见到一些似乎有点想要忠于自己的名字。

    只能说……

    这是好事。

    由于只是叛乱的级别,因此,一开始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也就是几百人,一千人的规模。

    当然!

    随着东北角的两个王朝,帕拉王朝,还有塞纳王朝的介入,这场平叛,也是逐渐地演变为更大型的国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