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一章 文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一章 文明 (第3/3页)

些不同意的人。

    其实……

    你真要说的话,赵昕在这启发他们的民智,事实上是不太好的。

    毕竟……

    一个散装的印度,肯定更加有利于他的统治。

    如果他仅仅只是从想要从印度获得利益的角度去这么做,那当然没有问题了。

    可如果是想要把这作为一个对西方的前沿阵地,那就不能这么简单地了事了。

    说实话!

    就连赵昕都不知道这会在当地引起什么样的变化。

    万一印度人觉醒了,团结起来把他们赶跑,而且还建成了一个比历史上,比后世,都还要强的集权国家?

    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

    只不过……

    之所以要大一统中央集权,主要还是赵昕觉得,整天防着这些人,跟防贼似的,这一天天的,就很累。

    这才想推行大一统中央集权而已。

    像后世的英国那种,仅仅只是在港口码头设一个商品交易站,那当然,印度越散越好。

    可他们是要把中原百姓,还有其他百姓,都迁徙过来的。

    别到时候,刚刚把一家老小给迁徙过来,然后就因为打仗,而全部被杀了。

    经过赵昕的一番整顿。

    很快。

    在信德地区,五河地区,乔汉王朝,古希洛地区,还有巴拉玛拉地区,便率先试行起相关的国家政策来。

    当然!

    你说已经完全没人反对了,那也不是。

    只是……

    由于这些地方离赵昕还算是近,赵昕想要攻打他们,随时都能攻打,因此,现如今,他们大部分的人也只能是先捏着鼻子认了。

    不排除说不定会有一些复国势力,想要复国。

    不过……

    在当初攻打这些王朝的时候,赵昕也是提前把他们全家都给搜查干净,可以说,不一定是做到百分百吧。

    但至少,也算是做到了百分之九十。

    还有一些远亲什么的,赵昕确实还没有来得及去处理。

    只不过……

    都说是远亲了,这跟皇位继承,也就关系不是很大了。

    到了黎元五十七年,这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也是初步成型。

    此时的北印度,也算是‘人才济济’。

    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不要被人刺杀。

    因为这边的人,老是喜欢干这样的事。

    然后像是税收制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制度,也都被讨论完善。

    只是如此一来,赵昕也就不好随随便便地拿国库的钱,去补贴自己人。

    也不太好,去安插自己人来随便当什么官。

    不过在军政这一块,赵昕还是保留了相当大的权力的。

    另外……

    宰相什么的,也肯定是汉人居多,其他人也能加入进来讨论。

    当这样的改革越发地深入,赵昕也是发现了,坏了,他还真给印度带来了光明了。

    不过其实在赵昕以前,像索兰吉这样的地方,就有类似郡、县这样的行政设置。

    因此……

    赵昕也不能说把功劳全都算到自己的头上。

    因为就算赵昕不来,他们相信,也能摸到一点边。

    只是……

    随着赵昕的到来,显得更加地公平。

    改革的各项律法,很快也是传到了北印度的其他还没有进行改革的地方。

    这下……

    看到赵昕连自己的权力都限制,那些人也是惊了。

    不过改革归改革,这对北印度的吠舍,还有最低级的首陀罗来说,这事还是跟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另外……

    这科举制当然不能没有学院。

    因此……

    这兴办学校的风潮,也是跟着吹了起来。

    不过这都是常规操作了。

    你别说是赵昕,就连平平无奇的伽色尼,一个妥妥的游牧雇佣兵的突厥政权,在其首都,也有上万名的学者。

    甚至……

    他们还有专门的人研究天文学。

    这足可见,当一个政权想要获得内部的安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得这么做,都会不约而同地走上这一条道路。

    事实上,此前的辽国,也是如此。

    只是这学院里应该教些什么,这是个问题。

    赵昕也是不得不跟老三,还有那些汉人官员一起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