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5章 希尔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85章 希尔顿 (第2/3页)

再从别人碗里抢饭吃容易挨揍,别人不会放任他进一步跨界扩张。

    而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这样的传统生意,则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这部分市场本就被希尔顿酒店集团掌握着,无非换了个实控大股东而已,不会严重冲击到旁人的利益。

    范无眠按照自己出资50亿美元计算,剩下的两百多亿美元通过贷款、保险和基金公司支付,理论上实际只掏出50亿美元,假如能把希尔顿酒店集团的价值拉升至三四百亿美元,他就能获得上百亿美元的收益。

    而以希尔顿酒店集团的盈利能力,只要控制好债务,并且进一步提高营收,在他手底下让整体价值上涨百亿美元并不算难,可以通过吸引亚洲地区客户、拆分重组降低开支、上市融资化债等方式实现。

    黑石集团那样的资管公司,做起决策束手束脚,需要权衡短期内对其他业务和企业形象造成的冲击,可能不敢随便折腾,同时也对经济前景缺少清晰的判断。

    而范无眠却知道,美股会走出一段时间非常长的大牛行情,直到疫病时期出现,对酒店行业造成冲击,这期间能够稳定发展五六年时间,美国楼市也稳步上涨。

    所以简单算了算,发现对自己没什么压力,同时靠银行出资,还不会影响到其他生意之后,范无眠二话没说,就让家族办公室那边正式开始着手研究,尝试跟黑石集团接触,了解具体情况。

    很快还传来消息,说黑石集团正尝试跟诺基亚接触,希望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专利许可,另外还试图收购摩托罗拉,打造“专利壁垒”。

    一旦让黑石集团得逞,未来全球的手机和通讯公司,都要乖乖向黑石集团支付巨额专利费,这倒是解释了这家公司为什么会着急兜售希尔顿酒店集团。

    随着更多评估报告陆陆续续汇总到范无眠手上,让他清楚意识到希尔顿酒店集团本身经营状况良好,问题只出在“如何扩大客户群体”以及“降低债务压力”方面。

    前者范无眠可以靠自身影响力,以及控制的互联网公司来搞定,后者同样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港城的综合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差不多能做到年化3%左右,也就是说贷款200亿美元,一年利息成本为6亿美元上下。

    而以希尔顿酒店集团的盈利能力,到时每年净利润能从现在的四五亿美元,大幅增加至10亿美元以上。

    前几年为了化债,黑石集团答应了债权人的很多要求,债务成本相当高,并没有随着降息而大幅降低,这次选择对外兜售,未尝没有摆脱“吸血蚂蝗”的念头在里面。

    无处可投的资金越来越多,范无眠有信心花费几年时间,将希尔顿酒店集团的外债全部还清,等到那时希尔顿酒店集团每年贡献十几、二十几亿美元的现金,就成了妥妥的印钞机,无论长期持有还是拆分出售都很不错。

    相比起短期内的利益,范无眠更看重这家酒店的长期盈利能力,非常适合将它装进自己的家族基金会当中。

    趁着港城的低利率贷款窗口还在,他抓紧时间跟黑石集团正式谈判,派人了解具体的资产明细时候,范无眠才发现黑石集团早在2008年年底,还通过希尔顿收购了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掏出15亿美元现金将它私有化退市,并且承担了80亿美元的债务。

    估计是为了上市,这部分债务并没有被广泛公开,了解完情况之后范无眠哭笑不得,却还是坚持继续谈判。

    一个真心想买,一个真心想卖,两边赶在月底先签了份备忘录,拿去港中行、渣打银行等机构申请贷款,提前固定较低的贷款利率,实际上还没有正式达成收购协议。

    对几千家酒店抽样调查,范无眠也亲自去布达佩斯、伦敦等地参观,几家第三方审计机构和投行都确定没问题之后,直到8月底才正式完成这场收购。

    名下一下子多出大约330亿美元的巨额银行贷款,但希尔顿酒店集团和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总资产,加起来也有355亿美元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