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拖大导下水 (第2/3页)
因为梅先生已经超越了京剧范畴,梅派是公认的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剩下俩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
现代世界表演的基础来源,分别是华夏,苏联和德意志。
布莱希特虽然是德意志人,但也是研究马列出身。
他的理论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所以人类表演的根基,其实是根正苗红的红色。
梅家因为地位太高,所以不受任何协会管辖。
地位高,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也不会和普通人计较。
梅葆玖先生唯一一次公开发飙,是被李玉刚给惹毛了。
因为这货一开始还以模仿梅先生演唱一些戏歌吸引热度,火了之后,便开始愈发过分。
甚至公开自诩代表梅派艺术。
你这是要夺我家的大道啊!
张远又不会说自己不演梅兰芳没人能演,人家才懒得搭理他。
所以他一点没带怕的。
同样在收拾换衣服的吴惊见他这样子也觉得好玩。
刺激!
凭什么老前辈就能吓人,咱们年轻的就不好说两句了。
没道理!
请何老师又吃了顿,好好敬了他几杯,众人这才离开芒果台。
又去帝都跑了帝都台和央视的节目后,这一轮提前电视宣传才算完结。
与吴惊道别后,张远先找杨思维详细规划了一下宣发事宜,并让她把做好的通稿给自己进行了审阅。
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后,胖娘们抿嘴摇头,明白张远是要搞事。
“你摇头是什么意思?”张远见此问道。
“没什么。”
她也不敢说,她也不敢问。
只知道自己老板的心眼和胆子的大小是呈反比的。
留下她处理宣传事务,张远则领着助理,保镖,化妆师,跑去了魔都地头。
因为《十月围城》剧组要在松江影视城做定妆会。
其实早定过妆了。
献礼电影,上头鼎力支持,一切审核流程从简,宣传则从繁。
相当于开机前的预热发布会。
“家辉哥。”
“霆锋。”
张远进男艺人休息室后,和几位熟悉的打过招呼。
还有不算太熟悉的王学祁,黎明也在。
这部戏的演员阵容算是香江和大陆各一半。
但比《赤壁》好的地方是,导演不像吴宇森一样偏私,完全让大陆艺人当陪衬。
相反,因为和《风声》一样是群像戏,所以每个人的戏份都相对平均。
演技的话基本没有拉胯的。
谢公子算是表演基础挺一般的,但在这部戏里也表现的很好。
大陆这边,胡军没到,王学祁,这两位的表现都相当不错。
但为什么说是“基本”没有拉胯的呢……
调整为着装后,张远出门就又遇到了熟人。
“春春你好。”
拉胯的就是号称大荧幕处女秀的春哥。
只能说人家尽力了,但底子实在太差。
李宇椿是努力的性格,但演的不好也是事实。
问题还是出在主投的博纳,还有制片人陈可欣头上。
陈可欣这人有个毛病,他内耗。
属于想要文艺,但老文艺的不彻底,又会扭扭捏捏的在作品中掺入些商业元素。
《十月围城》中的李宇椿就是陈可欣想要吸引观众,与天娱妥协后的产物。
骂名都李宇椿来背,实在有点冤枉。
其实电影用人不善,谁负责选人,就应该怪谁。
但演员的发言权及不过导演,导演发牢骚推卸责任,演员一般也不敢反驳,怕砸饭碗。
这就是何老师连提都不敢提陈诗人的原因。
“你倒是去哪儿都有熟人。”见她和李宇椿都能聊上几句,换上了一身素色袄裙,带着银质头饰的范氷氷手持一块半透明的丝绸帕子,身姿摇曳,从化妆间里迈步而出。
俗话说,要想俏,一身孝。
虽然范小胖是顶级明艳系的长相,而且明艳到能够驾驭很多一般人穿不了的花衣服。
长的艳,才能压下衣服的艳。
但如今这幅深闺少妇的装扮,朕也甚是喜爱呢。
素衣小媳妇,是最招人疼的类型之一。
范爷见他上下打量自己,目露欣赏之色,嘴角挂上了一丝得意的光彩。
“但还是和你最熟。”张远点头道。
范氷氷心想那是,不光人熟,生理结构也很熟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