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乐子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乐子人 (第2/3页)

像向华墙明知道向左不行,还不是得玩命捧。

    可辰龙听到这说法也不反感,帮着说了几句好话的。

    这就是人缘,有好处。

    在观众眼里,龙叔的话反而成了旁证。

    你看,人家本主都承认张远努力,做的好。

    那不就是承认他是接班人的意思。

    观众都很能联想,听风就是雨是人的本性。

    《叶问》这部戏的知名度,随着他的声望一块获得了提升。

    但这只是正道,明招。

    张远深知,正面宣传当然好,但效果一般。

    就像你成天宣传国内安定,社会福利完备,人民平和,那有的是不信邪的。

    矮大紧还说天竺平和呢。

    老美和其他西方国家还吹天竺是最强发展中国家呢。

    你就不如在网络上传播些恒河浮尸,食物干净又卫生。

    灯塔国满街“芬太尼僵尸”,国会山全是“股神”的报道更有用。

    负面新闻的吸引力,远比正面新闻强的多的多的多。

    而且张远更是记得,自己最早练习的功夫,自然门拳法和腿法。

    自然门的步法基础讲究的是什么?

    阴阳相交,虚实结合。

    其实所有功夫都是这样,双拳双脚都分阴阳。

    阳拳不吓人,阴手才要命!

    你看到拳头来了,能躲。

    可你躲的时候,后手就奔着死穴去了!

    敬业人设这招为阳,可实是虚招。

    实招其实是他立的另一个人设,选片眼光,或者叫选片锦鲤。

    后世杨超越的锦鲤人设流传奇广。

    多少考生或者祈福,或玩梗,真拿她的照片当手机屏保。

    他在《快乐大本营》上说了自己为了《画皮》推掉了《赤壁》。

    又说自己为了《叶问》推掉了《梅兰芳》。

    观众网民是最爱联想的。

    《画皮》明显比《赤壁》成功。

    在年轻群体中也更受欢迎。

    这说明他选对了,眼光好。

    既然他选片眼光好,就能推导到下一行。

    《梅兰芳》好不好看?

    只能说一般般。

    票房呢?

    也一般,差不多一个亿。

    如果把《梅兰芳》当做一部文艺片来看,获得这个票房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陈诗人只是作为顶级导演有明显缺陷,但综合能力依旧不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导演能碰瓷的。

    可问题就在于,观众不会把这戏当文艺片看。

    因为你用的都是商业片演员。

    黎明,章紫怡,孙洪雷,王学祁。

    哪个是专演文艺片的。

    更要命的是,陈诗人有一个死穴。

    那就是《霸王别姬》!

    这部片子是他导的,也集合了大量其他顶尖高手的力量。

    是一堆人给他捧起来的,等于他借用了别人的力量。

    使用不属于自己的力量,那么代价是什么?

    就是一辈子被人当做标杆,永远去比。

    能让精美落泪的,不是灯塔国和华夏的对比。

    而是现在灯塔国,和二战后,冷战时的灯塔国去比。

    和那个真正更像灯塔的北美去比。

    人生三大悲哀是: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江郎才尽。

    当年顶风尿三丈,如今迎风尿一鞋。

    这才是最悲哀的。

    有人关心吴君茹变老变丑吗?

    可同期的林青霞,王祖贤老了,就会有一堆人感叹。

    你得厉害过,才显得不行的时候更惋惜。

    曾经一夜七次郎,如今三十秒结束战斗,自己都没法接受自己。

    老婆女友更得嫌弃无比。

    可若是原本三十秒,现在一分半,老婆女友都得玩命夸。

    进步太大了!

    所以捧太高未必是好事。

    陈诗人和《霸王别姬》,在影迷和普通观众心中,就是这么一出曾经一夜七次,曾经迎风三丈的故事。

    因为《霸王别姬》太好了,所以他之后拍啥都有人拿出来对比。

    这就是为什么将军最好死在战场,霍去病评价那么高,与他走的早不无关系。

    以冠军侯的性子,真到了老年,再配上昏聩的汉武帝,真不知道会捅出啥大篓子来。

    陈诗人要是拍完《霸王别姬》,出门就让大运送去轮回了,那他就是华夏电影导演界的神!

    绝对压的老谋子和冯大炮抬不起头来。

    可惜他不光活着,而且还能折腾好些年。

    而《梅兰芳》又和《霸王别姬》一样,都是戏曲主题的。

    本来陈诗人也是想借着这片一雪《无极》的耻辱。

    可黎明能比的过疯魔的张国荣吗?

    章紫怡能和巩俐比?

    也就王学祁能和张丰毅比一比。

    演员没法比,剧情故事更差远了。

    《梅兰芳》这片子前半段还好,越往后越不行。

    而且说实话,爱看《霸王别姬》的才几个人。

    大部分所谓的影迷,只不过捧着一块牌坊,好让自己立在电影专家的道德制高点上,显得自己懂行。

    这种人多半连电影都没看过,只是想口嗨一下。

    越是这种人,越要抓着《霸王别姬》来批评《梅兰芳》。

    而且这样的人可比真观众更多!

    然而,张远抓的就是这批人!

    他们不在意电影怎样,《霸王别姬》,《梅兰芳》好不好看也无所谓,反正没看过。

    反正潮流风向怎么说,我们跟着起哄就完了。

    捧娃哈哈,踩农夫山泉的就是这类人。

    简称,乐子人。

    乐子人是乐子在哪儿,就往哪儿站,事实不重要。

    不行还可以造“事实”。

    而张远现在就在给他们一个“事实”。

    张远选了《画皮》,没选《赤壁》。

    刚好《画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