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文化交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文化交流 (第2/3页)

 这就完蛋了。

    《小黑人鱼》,《黑雪公主》之类的片子就是如此。

    茜茜主演的《花木兰》其实故事已经挺烂了,但还得说是同行衬托。

    片子再拖几年,迪士尼没准得找某脱口秀女星那种长相的来演花木兰。

    这位叫马龙的黑哥们,就是《惊声尖笑》这部恶搞喜剧中的知名黑人老哥。

    论恶搞喜剧,他是顶流。

    不过人家的演技并不差,神作《梦之安魂曲》中,他的表现就非常出色,扮演一位吸白面的老哥。

    《惊声尖笑》中,他也总演吸过的老黑。

    因为他是本色出演!

    黑叔叔一走过来,张远就想捂鼻子。

    身上一股麻叶子的味道。

    估计剧组休息的时候,老哥刚来了一根。

    关键老黑还特别热情,和他拥抱打招呼。

    搞得张远都想去换一身了。

    沾了一股怪怪的臭味。

    “这位是瑞秋。”导演又给他介绍了在片中饰演“斯嘉丽”,也就是红发女的演员。

    他与对方轻轻握了下手,对方便转头离开了。

    “她刚离婚,有点抑郁。”导演解释道。

    张远看了眼对方的背影。

    这姐们和饰演男爵夫人的的大姐一样,本来也是金发。

    但染了头火红色的头发后,整体颜值提升了不少。

    红发女斯嘉丽这个角色,在片中是高科技技术女。

    而这位瑞秋小姐本身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和经济双学位。

    经济学先放一边,数学这专业,不会就是打死都不会,再费劲都没用,把利他灵论盒吃都不顶用。

    足见得这位本身智力不差,剧组特意找了与角色本身气质相近的。

    金凯瑞的名作《阿呆和阿瓜》中,这小姐姐就演的女一。

    同时也说明,你既漂亮又聪明也没用,该离还得离,照样要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

    张远看向对方离开时摇曳的身姿。

    红头发好啊,衬的皮肤白。

    而且按照华夏传统美德,“踹寡妇门,挖绝户坟”。

    未亡人更容易激发男性的保护欲,这就是小鬼子为啥喜欢这题材。

    虽然人家不是寡妇,但刚离异,还玉玉了。

    这时候正需要关爱,谈心。

    我是擅长“话疗”的。

    倒不是为了骑大洋马,我主要是为了文化交流。

    怎么,房中术,熬战之法就是不是华夏传统文化了?

    重点在交流……

    既然换好衣裳,不拍是不行的。

    剧组在一个大摄影棚……比北影厂最大的摄影棚还要大。

    但在好莱坞这边只能算大号,还有超大号的。

    剧组搭建了一整个特种部队基地,和眼镜蛇部队基地。

    设定上,部队的基地在沙漠深处的地底,眼镜蛇部队的老巢在北极冰层下。

    这设定就很漫画。

    所以会有两场“攻城战”。

    一场是眼镜蛇部队用钻地机挖通老家。

    一场是公爵和开伞索带领队友共同冲击眼镜蛇;老巢。

    进攻眼镜蛇老巢的戏份极其精彩,基本是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典范模板。

    公爵在基地内和士兵肉搏,开伞索驾驶超音速战斗机追赶导弹,冰层下还有全特效制作的潜艇大战。

    海陆空三条线齐发!

    并且这部戏受到了后来大量特效电影,尤其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借鉴。

    斯嘉丽在巴黎开摩托的场景,很多分镜都与后来《复联2》里黑寡妇骑摩托类似,而且俩人都是红发。

    公爵与超级士兵肉搏,不少分镜很像《美队1》九头蛇基地和最后的飞机场景。

    开伞索这黑老哥追导弹的分镜,有几个与《复仇者联盟1》中钢铁侠追核弹的非常相似。

    海底的潜艇大战则被温子仁大量借鉴到了《海王》中。

    这片子是被当做超英教科书用的。

    所以,可以说这部戏的剧情很漫画化,很套路。

    但在当时,拍摄手法尤其是后期特效是真牛逼。

    就这特效,这摄影棚的场景质量,不能怪老谋子,陈诗人这一批老导演“崇洋媚外”。

    他们年轻时看到的国内外差距太大了,大到刻下了思想钢印。

    莫说他们,张远在场景中逛了一圈,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