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有进有出 (第2/3页)
格涨了,从头到脚。
从润唇膏,到袜子,全都有品牌代言。
张远觉得,他现在只要躺下,就是《大腕》中的泰勒。
恨不得左右俩眼都带不同的墨镜。
而曾佳刚好又是比较“财迷”的经纪人,尤其擅长“开发”艺人。
曾趁着张远在《十月围城》剧组剃了光头,赶紧帮他接了个男士假发的广告……
当玩挣了300多万。
还在接了感冒灵之类的药品广告。
由此延伸,有一天她拿着一份资料来,说私人医院想找他做广告,给的特别多。
3年1500万。
张远心说还有这好事呢?
不光有钱拿,和私立医院有联系,看病都方便点。
打开资料一瞧,男科医院,专治不孕不育,难以人道……
曾佳:你别问要不要脸,你就说赚不赚钱吧。
张远是把文件撕碎了,装在菜场送的条纹塑料袋里还给她的。
道理是没错。
人不能为了钱不要脸。
但不要脸就能赚更多钱……
张远觉得自己可能境界还是没到。
红色棉袜,灰色秋衣的广告也就罢了。
不孕不育实在有点受不了。
可就算他保有“底线”,但钱依旧没少赚。
片酬的话,只有《建国大业》给的几万块,《十月围城》给的一百多万。
《风声》也就两百多。
最多就是《特种部队》给的100万美金。
拢共都没超过2000万。
但代言,商务都快8000万了!
曾佳就是靠着这个换的车。
好容易兜里有点钱,张远忙完了之后,能享受一阵数钱的快乐。
可“讨债”的很快就上门了。
郑小龙给他来电后,又上家来找了他一趟。
他和老婆王小平倒是挺客气,说《甄嬛传》那边剧本,前期立项,调研搞得差不多了。
现在要开始选角,置景,准备道具。
《甄嬛传》的采取了架空设计,虚构背景。
好处很明显,能避免历史争议。
但流连紫这么干,主要是为了抄袭方便……
架空后就能避开不少和原著雷同的地方,怎么说都行。
但郑小龙和王小平俩人商量后,觉得不行。
必须要“落地”。
因为落地后,影视剧的道具,人物服饰等东西才好做,因为有参考。
架空的话,你得全部从头设计,不光麻烦,还容易为人诟病。
另一个需要“落地”的缘由,就是这夫妻俩给电视剧设计的核心理念。
原著就是一本古风女频,主线是宫斗爱情。
其实那年头很多作品和,都大幅度参考了港剧《金枝欲孽》的内容。
《甄嬛传》也一样。
但郑小龙觉得不行。
单纯的爱情片,没有深度。
所以他的核心理念,是拍封建反封建,拍皇权反皇权。
为什么《甄嬛传》可以流传多年,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不会落伍。
因为故事的底层逻辑没有落伍。
郑小龙本身是大院出身,红的很。
提起封建王朝,尤其是满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黑暗腐朽,压抑人性。
这个思想基调定好后,内容就不会跑偏。
其实一开始流连紫想把故事放在唐宪宗年间。
郑小龙还是挺尊重她这位原作者的,听了她的意见。
可因为“魔改历史”,剧本没过审。
这才选择了清朝时期。
而特意选雍正朝做背景,正是因为雍正这人“不作”。
相较于前后两朝,雍正这人也不下江南,也不搞千叟宴,不浮夸,不好大喜功。
相对来说,比较低调。
死的又早,后宫的史料较少。
内容少,魔改就方便,没人会说你瞎改。
在白纸上才好创作。
雍正朝除了一部《雍正王朝》非常出名外,影视作品也较少。
不像前后两位,都快被拍烂了。
并且雍正这人的民间形象比较“阴暗”,尤其是血滴子这个兵种被扣在了他的头上。
所以表现帝王无情,封建社会吃人,他是比较合适的。
从设计之初,郑小龙夫妻俩就体现出了顶级导演和顶级编剧的优秀素质。
严谨,正确。
既然是顶级的,那开价也低不了。
“郑导,咱们先不说别的。”张远笑呵呵的敬了对方一杯。
“您这位导演已经定下,所以咱们得先谈一下您和王老师的片酬。”
这事一直没谈,郑小龙也不着急。
因为他的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