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大佬 (第2/3页)
一次融资。
因为桦宜的上市,让投资市场看到了好处。
但就像桦宜有王金花一样,海润的艺人大佬是常记红。
蒋雯利,孙丽,刘叶,王珞单,余少群,全是常记红的人。
刚好,到明年初,常记红和海润的10年合约就要到期。
现在正是谈判续约的时候。
然后就不出意外的谈崩了……
原因和王金花当年也大差不差。
早年间的大经纪人模式,的确对公司老板的威胁太大。
就像削藩一样,不削晚上睡不着,削了可能当场暴死。
常记红的要求不复杂,除了公司的艺人人事权力外,你海润不打算上市吗?
好,那我和冯晓刚持股桦宜一样,我也要海润的股份!
上市了我也要分个好几亿。
不光你老板馋王家哥俩,经纪人,艺人也馋桦宜一脉的人。
现在多少艺人都盯着桦宜,上赶着想要去。
海润的老板刘艳明不愿,便谈崩了。
也因为这件事,常记红出走,艺人一块跑路。
之后海润影视每况愈下,连续几次IPO失败,后来想借壳上市都不行,因为影视上市热过去了。
这一次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海润这家曾在90年代末到10年代前在华语电视剧行业呼风唤雨的老牌强手彻底衰落,逐渐消身匿迹。
现在常记红要“提桶跑路”,孙丽肯定也有二心。
她大概还有不到一年的合同,暂时被交到了公司其他经纪人手上。
海润现在最看重的也是她,重新“整合”了她的团队。
其实就是把她身边的人都换了,方便控制,防着她。
生怕她这位一姐再跑了。
其实越这样,孙丽越难受。
而且海润已经没法为她提供更加高级的资源了。
孙丽面上与海润关系很好,对任何调整都相当配合,并未表达任何意见,做出了顺从的样子。
其实心里的小九九也没少打。
知道继续待在海润不是长久之计。
可不在海润,自己能去哪儿呢?
让邓抄介绍,去桦宜?
可邓抄自己在桦宜就不上不下,明显争不过黄小明。
而这时候,张远这位“多年老友”,何尝不是一种新选择。
人才要徐徐图之,没有当天认识,隔天就来上班的。
那是招实习生,不是找影后,视后。
而且任何职场,尤其是高级人员流动,很多都是对人不对事。
因为某个人,我信任看好某位领导,老板,才会去这家公司。
所以张远要给她机会思考,给她平台。
“我听说,你最近好像不太顺心。”张远试探性的问道。
“没有啊?”孙丽心脏噔噔跳了两下。
我说什么来说,果然是“看上”我了。
谈起海润的事,准是想拉我来他的公司。
“怎么没有,我都听说了,你这可是拿我当外人。”张远笑着说到。
“你听谁说了?”孙丽则反问。
“哎,那天我和姜纹导演吃饭,他说他老弟和你有部戏,卡了好几年都没法播出。”
“你不闹心吗。”
“哦……”孙丽一听这个,才反应过来。
她和姜武主演了一部电视剧,叫《小姨多鹤》。
这部戏拍完三年多了,一直不让播。
这部戏的原著,是著名作家严格岑的同名作品。
《天浴》,《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芳华》都是她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老姐的作品带这些“伤痕感”,而且总是透过女性视角反应时代或者国家对女人或者人民的不公……
屁股歪不歪,是否正确,见仁见智。
但这位的老公是灯塔外交官……
后来全国封控期间,又和方方一样,写文章……那都不叫阴阳怪气了。
典型的“无国界”,“自由派”女作家。
在因为后来那事被封之前,她在文坛和影坛都相当受到追捧。
只能说这俩行当的人也都是“臭味相投”。
这部《小姨多鹤》,是写战后竹内多鹤这个岛国妞因为机缘巧合,留在了华夏。
最后被卖到男主角老张家。
而张家长子和媳妇一直没孩子。
没孩子的原因,是儿媳妇在怀孕时遭遇鬼子被迫跳崖,导致身体出了问题。
最后却让多鹤这个岛国女人代为生子。
并且家中一直不承认她是孩子的母亲,以小姨相称。
华夏无知农民又迫害岛国留守妇女了……最终结局是多鹤在岛国和华夏邦交正常化后,回到了岛国。
不论如何,故事本身还是很精彩的,冲突,碰撞很尖锐。
但你精彩归精彩,上头审核的人一瞧。
这不合适吧……
咱们本来和岛国关系就不咋地,你这内容更是那啥。
就一直扣着不给播,就怕岛国那边见到后闹事,自己要担责。
这片子还是宁波广电投拍的,都搞不定。
发布会都开了好几回,每回都说要播要播,结果回回上播前都被通知缓一缓。
孙丽为了这戏,还去学了日语,相当看重,表演也非常花心思。
看到自己的作品“明珠蒙尘”,心里也不好受。
孙丽这人眼光挺好,尤其是挑戏的眼光。
只要不和老公沾边,大概率选的是好戏……
她觉得这戏能火,所以也犯愁。
今天听到张远主动提起,非常意外。
其实张远说的就是她最近在海润的情况,只是故意用《小姨多鹤》这部戏来打岔。
算是在“戏弄”对方。
“这样吧,我去打听下情况。”
“看看能不能把这戏放出来。”
“但提前说好,你也别抱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