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狂 (第2/3页)
也太好了,比我家好玩多了!”
“我要拍给我姐和我爸妈看!”
“喜欢的话随时来。”
“就当自己家。”张远关照道,又转过头去,对冯导夫妻俩说了同样的话。
“晚上好好庆祝一番,我做东!”张远大气的说道。
一直到天黑,大姑娘的兴奋劲都没下去。
张远坐在沙发上与冯导夫妻二人聊天,时不时看她几眼。
这种真快乐,高兴,与前几天他遇到的田朴君完全不同。
同是女人,性格和处事差别还真大。
眼瞧着差不多了,冯导说要不吃饭吧。
起身就要去酒店餐厅。
“哎。”张远却一把拽下他。
“走啥呀,费那劲。”说罢,他拿起电话,给酒店打去。
还故意用全英文说话。
“好了,一会儿就全送来。”
“咱们这身份,怎么能去餐厅和普通人做一块吃饭。”
“那多丢份啊!”张远这会儿表演,参考了田小姐的状态。
就是那种故作“上流”,实则内心“下流”的状态。
简单来说,便是“贱人就是矫情”的状态。
没一会儿,就有许多穿着职业装的服务生前来。
铺桌子,点蜡烛。
菜品更是用银托盘,坐船从亲水平台运送到了房子的餐厅内。
张远还特意关照了,必须报菜名。
“菜名必须用英文说,才高级。”
“冯导听不太懂吧,没事,我还安排了翻译。”
于是就出现在俩服务生一个翻一个的状态。
冯晓刚心说你喝了点洋墨水,现在吃个饭都要听鸟文了?
就你会说英文,了不起,好了吧……
这还没够,张远说起了在外国拍戏的时。
内容大量充斥着贬低国内影视行的话语。
这是他从不少“留洋”的从业者身上学来了。
各行各业都有仗着自己去过外海,仿佛“开了眼界”,觉得高人一等的货色。
尤其以说话喜欢夹着洋文的“精英”为最常见。
出了趟国后,都不会好好说话了。
仿佛说纯中文烫嘴……
张远抓的就是这个感觉。
“外国人拍戏,卧槽!”
“几组人同时开工。”
“每个组有不同的导演,每个导演负责不同的事。”
“效率高,质量高。”
“而且北美的制度也好。”
“制片人责任制,避免了导演一家独大,个人风格过度影响作品的可能。”
“就像开饭馆,不能全倚仗一位大厨的手艺。”
“要去中心化,分工化,流水线化。”
“我要是说了算,首先要革新的就是这事!”张远言之凿凿的说着。
冯晓刚夹了筷子西湖醋鱼,吃了口后直龇牙。
也不是是鱼刺激到了他,还是张远的话刺激到了他。
去中心化?
制片人责任制。
还革新?
听你这意思,是冲着我这个导演来的。
你这哪是要革新,不是要革我的命嘛!
全靠大厨不好,你意思都吃预制菜呗。
艹!
“也不是外国的都好!”冯导反驳道。
“洋鬼子有厉害的地方,特效是好的。”
“但他们成本高,效率还低,我觉得咱们这套也不错。”
“哎,冯导,此言差矣,要看到老外的好处,再学习。”
“您还是出国太少。”
冯晓刚:……
TM的,老子带着戏去海外参加活动时,你小子还撒尿和泥呢!
张远对着他输出完,又转向许帆。
“帆姐,刚才飞机上,我看你话里有话,变颜变色的。”
“是有什么事吗?”他故意问道。
“呵呵,你问他呀……”许帆斜了眼自己老公。
“什么事?”
“哎嗨嗨,女人都头发长见识短,不要瞎猜,瞎想。”冯导被张远说的的情绪不好,这会儿也甩了脸子。
“我可是头发短的,不知道哪个女人头发长。”许帆则就这他的话说道。
“哦!”张远则做会意状。
一旁的关小彤没出声,但一对大眼珠子贼溜溜的,做八卦状。
“我好像听说过,《唐山大地震》剧组,有个不安分,且向来在圈内风评不太好的女演员。”
“呵。”许帆冷笑一声。
张远都不用猜,便知道自己说准了。
他早知道这事。
还能是谁?
著名“导演杀手”,曾被蒋雯利请客吃过耳光的张静出呗。
其实《唐山大地震》这部戏,原本是张小姐的绝对女一。
但后来女二号许帆的角色戏份大幅增加。
成了俩人平分秋色,甚至一二号颠倒的状态。
就是因为开拍没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