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气 (第3/3页)
非洲的资料,文件,护照。
还得提前打疫苗,毕竟那地方什么奇怪的病症都有。
随后与郑小龙碰面,再核对了一遍影片预算的事。
不包含宣传费用,预估成本已经达到了8700万。
郑导再次确定,他是否全部自己掏钱。
张远很肯定的答道。
自己今年凭借自身捞的所有钱,都得扔这部戏里。
幸好还有不少其他产业能给他输血,否则就地穷的在家喝稀粥了。
于此同时,冯导则回到了桦宜,与小王开会商议《非诚勿扰2》的规划。
“这次的《唐山大地震》非常成功。”
本来因为上市就异常高兴的小王,今天愈发欢畅。
直言冯晓刚就是桦宜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因为《唐山大地震》这部戏,无论口碑如何,内容是否跑偏。
但票房是相当相当不错的!
这也是后来冯导会拍《1942》的契机。
因为这次拍摄“灾难片”,获得了超过6亿华夏币的票房!
桦宜上市后股价连连走高,有这部戏的功劳。
冯导乐不可支,影片的导演片酬加分红,能拿到千万左右。
老谋子都得馋哭了……
不过冯晓刚没有老谋子那体格。
拍完《唐山大地震》这种非常消耗精力的大戏后,就得来一部轻松点的做调剂。
《非诚勿扰》这种戏,不光内容基调轻松不少,拍起来更是轻松许多。
王硕那边已经在“攒”剧本。
这种爱情轻喜剧,冯导再拿手不过,毕竟发家出名靠的就是这类片子。
“成本控制一下,不要像《唐山大地震》那么多。”
“最近公司的大项目很多,虽然上市了能够融资,但也不那么富裕。”小王说道。
冯晓刚笑着应和。
却心想着,你们哥俩那么花钱,的确富裕不了。
帝都大别墅都买了。
大王去苏富比买画,买瓶子,杯子去了。
小王则换了辆新车,还买了块好几百万的限量款手表。
其实大王买画,买艺术品有他的道理。
这位本人喜欢艺术,绘画,有这爱好。
后来还曾花近4亿买了副梵高的真迹,也曾轰动一时。
但艺术品这东西,在虚拟币出现,普及前,可是金融清洗最常见的手段。
大王买画,不光为了画,还能倒手把公司的钱变成自己的,再把自己的钱,从国内变到国外去。
他还自己画,往出卖,也能来回倒手换钱。
毕竟一幅画值多少钱,全凭炒作。
“现代片,多找些赞助商,争取80%以上的拍摄成本都让商家来支付。”
“哎哎哎。”冯导点头答应道。
这事他在行。
“至于演员,葛忧少不了,舒琦也得来。”
“剩下的,关小彤拉拢一下,有潜力,而且是咱们的关系。”
“还有什么人,你看着办,我们好商量……”
“哦,对了!”小王放下茶杯:“最近张远表现不错。”
“他在《风声》中的表演,我看网络上的反响很好。”
“尤其结合他与岛国一号会面和之前陆穿那事,效果相当不错。”
“也不知道他哪里捣鼓来的机缘。”
“他挺红的,而且我们也能压他价,用他的成本不高。”
“你看着给安排个角色,方便吸引女观众。”
“年轻女孩就喜欢他这样的。”小王也不是第一回打这主意了。
第一部时就想让他演“建国”,张远果断回绝。
如今小王想着,上市后你小子也捞了不少,我得找点回来。
把你当牛马用!
可没想到,冯导却是一声冷哼。
“呵,我看他呀,未必能看得上我的戏喽。”这位阴阳怪气道。
“尤其是去了一趟岛国后,他的态度牛逼极了。”
“跟我说话都颠三倒四的,我怕我管不了他。”
“他要是在片场和我闹矛盾,咱们谁说了算?”
“肯定是你啊。”小王听出了他的不满。
“那他势力比我大,钱比我多,排场都比我大。”
“不说别的,咱们公司的股份,他拿的都比我多。”
一提这个小王也头疼,当时为了打样,消解王金花离去的风波,给了这小子天大的好处。
当时没觉得,现在回想,觉得亏大了。
“不光咱们公司,他还有土豆网的股份呢。”
“那公司一上市,他得有多少钱。”
“到时候别说我,怕是你也不放在眼里了。”
一提土豆,小王更纠结了。
因为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正在快速显现!
几年前他还没当回事。
前阵子看到《爱情公寓》全国爆火,他才反应过来。
淦!
也是这小子的戏。
冯导继续说着。
小人嘛。
小人报仇,一天到晚,有机会就会念山音。
“他还要去非洲玩,一趟就要上百万美金。”冯导夸张道。
好家伙……小王心说我都没那么奢侈。
“那怎么办?”他问到。
“反正您说要用,我就用。”
“但出了什么问题,我担不起责任。”冯导话里话外发泄着不满。
小王则挥挥手,让他去准备。
自己则转动宽大的老板椅,看向窗外,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