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两记耳光 (第1/3页)
初听丽萨的话,以为是托,以为对方是周诗禾请来的托,专门压制余老师的。
余淑恒看眼李恒,又看眼周诗禾,一脸微笑,心态保持得还算不错。虽然她们已经彻底撕破了脸,但两女在外人面前,甚至在李恒面前,都会维持表面团结,不会落下把柄让别人笑。
这和她们的涵养有关,也和李恒有关。
对于丽萨的问题,周诗禾静谧笑了下,回答:「我们是音乐上的搭档,也是私交很要好的同学和朋友,出门在外,他一般会保护我。」
丽萨问:「牵手也算保护?」
周诗禾沉吟片刻说:「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一些尴尬,他牵手带我走,确实是对我的一种贴心照顾,这是我们的默契,我一直比较感激他。」
丽萨问:「什么特殊情况下?」
周诗禾不着痕迹瞄眼李恒。
李恒立马意会,玩笑着替她回答:「她长得美,出门在外有时候需要我打掩护。」
好吧,好吧,这采访没按照剧本走,渐渐歪了。
李恒三人不知道丽萨是故意的?是把控采访主动权?还是对方真的被周诗禾的美貌给惊艳到了,于是一连问了好几个题外话。
其实女人的第6感告诉丽萨,李恒和周诗禾之间有猫腻,而李恒作为世界顶级音乐家,声名远扬,家喻户晓,若是能在采访中爆出一些私人感情的料,无疑会让那些对李恒充满好奇的全球听众更加感兴趣,那样《时代周刊》的销量也会节节升高,卖得更好。
这次专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一是李恒的过往,创作经历。
二是,《永恒》纯音乐专辑的诞生话题,三人结识聚一起的小故事第三部分是,关于未来的发展。
比如丽萨提问:「李先生,你是亚洲第一个让全球听众自动抛弃国籍、自动忽视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而备受欢迎的传奇音乐家,你也是第一个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亚洲音乐家,你现在已经非常成功了,大家都很欢心你的未来,能说说将来音乐的规划吗?」
李恒摇头:「老实讲,没有具体规划。于我而言,即兴创作才能出经典;为了名利填鸭式地钻研堆积,会很累,也违背了我的初衷。
未来的话,我会继续试着把中国的味道、把东方的底蕴在乐曲上接近原汁原味的表现出来,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出去。
你或许知道,我们中国音乐家在演奏时往往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这是我们的优势。」
丽萨提问:「很多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教育是逼迫式教育,却出了你这样一个天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恒笑着说:「也并不全是这样,我们的教育也会讲一些策略,也有灵活性。其它先不讲,就比如弹钢琴这块,我就和诗禾私下聊过。
她告诉我:学钢琴早期必须非常刻苦,你没有磨出茧子,是不可能弹好的。还是要先把技术和乐感逼着练上来,打好厚实基础。
当然,诗禾也讲,即便是父母和老师逼迫自己练习,但他们也有灵活性,指导她活练,不能没有目标瞎弹。要不然一天练十几个小时,最后练傻了,从琴房出来个木乃伊可不成。」
丽萨问最后一个问题:「那你觉得什么是好的音乐教育?」
李恒想了想,道:「我希望孩子们是一种被激励的方式去学。虽然有时候确实需要快马加鞭,
毕竟勤能补拙,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心底对音乐真正的热爱。应该告诉他们,学音乐的过程虽然是需要刻苦的,但追求出来的成果是无价的。」
丽萨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回答如此面面俱到,硬是没钻到一点空子,愣了愣说:「好,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也谢谢余女士和Ms周的大力配合,谢谢你们。」
采访结束,当摄像机关闭时,余淑恒站起来对丽萨说:「丽萨,采访成稿之后,我要事先过过目。」
丽萨知道眼前这位余女士并不是采访中的配角,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很大的能量,当即表示:「好吧,成稿后我会第一时间联系你。」
丽萨走了,摄制组走了。
余老师带着刘蓓也走了,亲自送丽萨一行出酒店的同时,还外出办一些事。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屋子里,瞬间只剩下了李恒和周诗禾两人。
他关心问:「你累不累?」
周诗禾温婉说:「还好,中午眯了一觉。」
尔后她问:「今天我的回答,会不会对你有影响?」
她指的是,两人在新加坡牵手的那件事。
李恒反问:「你觉得会有什么影响?」
不待她回复,李恒站起身,伸个懒腰道:「如果今后在外面,还有异性骚扰你,我还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带走你的。」
他这话客观公正,是正人君子之举。
但对于现在的两人而言,也充满了无言的暖昧。
周诗禾默默关注他的侧脸,几秒后,她缓缓收回视线,眼眉低垂,慢慢合上了眼睛,「我休息一会。」
李恒问:「不进房间休息?」
周诗禾温和说:「时间不够,待会要吃晚餐了。」
李恒侧头看了看她,欲言又止,
其实两人心知肚明,她前面还说不累,现在却要休息,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她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