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诗经里的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4章 诗经里的世界 (第2/3页)

  春秋,这个古代文明启蒙最璀璨的时刻,诸子百家横空出现奠定了人间大势。

    可若无苦难,何以让如此多的人杰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广自己的治国之法呢。

    既是如此,那么眼前的凄凉之景就合理了。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卫风-有狐》说的是一个寡妇担忧她在外服役的丈夫没有衣服穿,所以才有了大胆吐露真情的爱情诗。

    诗经之中看似都是浪漫的词句,实则隐藏了很多愤慨和不堪。

    比如说这首诗还有一个解法,就是贫苦的妇人看到剥削者穿着华贵衣裳,在水边逍遥散步,而自己的丈夫光着身子在田野劳动,满怀忧愤,因作此诗。

    所以这首诗写的是卫国阶级矛盾突出,很多穷苦的卫人连衣服都没有穿的。

    因此卫人对统治者的抗争也是非常激烈。他们痛恨贵族阶层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批判黑暗的社会风气,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

    于是《卫风》这个系列在诗经之中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味。

    但凡看着像是情诗的,请深度解析。看着像是反诗的,那必然就是反诗。

    毕竟卫国的昏庸在整个春秋时期都是有名的。

    至于为什么秘境会是这里许宣也了解了,甚至知道该去何处寻剑。

    于是自信的前往了城门。

    城门卫看着眼前之人也没有敢阻拦。

    虽然这个男人身着奇装异服,也没有乘坐牛车,更没有护卫随从。

    可是气质上的高贵即便粗鄙如他们也是看得清的,甚至连王上与之相比都多有不如。

    许宣进城后见到的和城外没有两样,可能城里人多了几条布匹挂在身上吧。

    而贵族就真的一眼不同。

    身着华服,驾驭着车乘在城里横行无忌。

    就在他的眼前一辆马车撞飞了几个平民,血液飞出差点渐到许某人的身上。

    这秘境截取的影子还挺真实,真实到让他有些不高兴了。

    看了一眼那厮,毫无悔过之心。

    “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