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5章 CATL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5章 CATL (第2/3页)

便和宋词闲聊起来。

    “我89年从东海交大毕业,被分配到闽省一家老牌国企工作,只上班三个月就受不了当时国企的条条框框和那种暮气沉沉的氛围,便辞职加入一家外资企业新科实业。”

    宋词专注的听着,不时点头,似乎能从曾玉群的人生中感受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在那我一干就是十年,遇上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1999年创立了ATL。“曾玉群感慨万千,”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

    宋词真诚夸赞:“从无到有,打造一家行业龙头,曾总这二十多年的历程,堪称传奇。”

    “您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曾玉群连连摆手苦笑一声,“您才是真正的传奇!

    如今整个华国商界,甚至放眼全球,又有何人能和您比,就算是比尔盖茨、乔布斯二十多岁时也比不上您。”

    知道宋词要造访ATL,他特意对首富做了一番详细的了解,那开挂一般的人生,让人叹为观止。

    宋词谦虚的笑了笑:“我们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吃的都是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

    曾玉群微微颔首,不由对宋词这位小了自己二十岁的商界领袖心生敬佩,但凭人家这份清醒和沉稳,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谈话间,观光车抵达生产车间,宋词戴上安全帽,做好防护工作后,开始跟着曾玉群参观起生产线。

    “宋总请看,这是我们的生产线。在聚合物锂电池领域,ATL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

    指着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曾玉群语气中难掩自豪:“当年我们攻克了锂电池鼓包的技术难题,这才使ATL成为手机电池行业的标杆。”

    “这个电解液配方是ATL自主研发的吗?“

    “这条生产线的良品率能达到多少?“

    “在快充技术方面,ATL有什么突破?“

    宋词十分认真听着曾玉群的介绍,还时不时提问一二。

    制造业是实业,是重型投资,拼的就是技术积累和产品性能,和互联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曾玉群有问必答,倾囊相授,向首富传递着宝贵的经验。

    “宋总,在制造业,特别是我们这种技术密集型行业,没有捷径可走。每一分市场份额,都是靠实打实的技术积累换来的。“

    参观结束后,众人移步至会议室内。

    趁着宋词去洗手间的间隙,黄世林凑在曾玉群身边,小声问道:

    “曾总,你刚刚对宋词说的有点详细,从他提问的专业程度来看,并非完全是外行,起码对电池行业做过深入了解的。万一。。。”

    “你是担心腾达突然转行进军新能源,和我们竞争?”

    “不无可能。”黄世林回忆之前宋词眼眸深处跃跃欲试的神采,加上专程造访ATL,可以断言,这位首富绝对有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打算。

    “如果宋词真有进军新能源的意向,反倒是好事。“曾玉群意味深长,”别忘了,ATL说到底还是日企!”

    老搭档能看出的端倪,曾玉群又岂不知,只是他有自己的考量和情怀,他始终期盼着华国能诞生一家领先全球的新能源公司。

    不一会儿,宋词来到会议室,刚刚一番参观,让他意犹未尽,感觉收获满满,大长见识。

    此时会议室人不多,可都是核心成员。

    ATL一方只有曾玉群、黄世林和李萍。

    而宋词这边,则还有李影和秘书宋雪莹,都是心腹之人。

    宋词环视众人:“曾总、黄总、李总,现在没有外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三人都是精神一震,等待首富道出此行真正的目的。

    “三位,我了解过ATL的发展历程,2005年时被日本TDK全资收购。”宋词目光深邃,语气淡淡,“所以严格说起来,几位都是在为日本人打工。”

    曾玉群眼中闪过一抹不甘心:“ATL当年被收购,实属无奈之举!宋总,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宋词捕捉到对面三人神色的不自然:“与其帮日本人打工,不如另起炉灶,自己创业当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