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西北圈 (第2/3页)
西影厂是西北圈的核心孵化基地,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西影厂成为华国第五代导演的摇篮,培养出站张一谋、陈凯哥、吴天民等大师级人物。
“我有消息,一谋导演和张伟品彻底闹翻了,正要脱离新画面公司。“
蒋文丽眼中精光闪烁,”我有意请张导回来,以西影厂的老班底为基础,成立一家影视公司。不求和京圈、沪圈平起平坐,至少要在影视行业有一席之地。”
西北圈的作品向来喜欢扎根土地、关注现实,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唯一欠缺的就是商业化运作。
但张一谋、贾科长等导演名声在外,他们的电影项目还是可以撬动资本与市场。
只要经营得当,未必不能在如今繁花似锦的娱乐圈分一杯羹。
张嘉益闻言一怔,侧身凝视着蒋文丽,想不到这个女人野心不小,居然想整合西北圈,在西影厂的基础上另起炉灶。
蒋文丽兴致勃发,指点江山:“西北圈人才济济,导演有我家老顾,张一谋、贾科长;
演员有你、我和阎尼;编剧作家一块有芦苇、程忠实这样的大家,咱们实力又不差,为何要仰人鼻息,看京圈和沪圈脸色吃饭。”
张嘉益被蒋文丽说得十分心动,细细盘算下家底,西北圈确实底蕴深厚,若能团结起来,未尝不能打造出一家影视巨头。
但随即又忧愁道:“我原则上支持你,虽说咱们制作班底不弱,却缺少院线和发行渠道。
小打小闹还行,要想整合西北圈建立一家抗衡京圈、沪圈的大型影视公司,没有自己的院线和发行渠道,终究受制于人。”
蒋文丽胸有成竹:“这点我已经考虑过了,咱们可以引万达或者腾达战略入股,借助外力先把公司做起来。只要前几个项目能赚钱,往后自然不会缺少投资。”
“万达确实合适!他们有院线但是制作能力弱。”张嘉益若有所思:“至于腾达,人家本身就是京圈领头羊,我们靠腾达,这能行吗?”
“别忘了当年宁影厂半死不活,离破产倒闭不过临门一脚。靠着腾达文化支持,一部《画皮》的就翻身了。“
蒋文丽目光炯炯,”宁影厂能做到的,咱们为什么不成?”
蒋文丽计划周详,有理有据,张嘉益不禁心头火热起来,他是有艺术追求,但并不妨碍他赚钱啊。
舞台之上,灯光璀璨。
随着最佳编剧、最佳导演陆续揭晓,颁奖典礼进行到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即将公布。
在主持人的介绍中,颁奖嘉宾黄海博和蔡晴登台。
二人一番风趣互动后,电子大屏幕开始轮番播放起五位提名女演员在各自电视剧中的精彩表演片段。
《铁梨花》陈术、《巾帼英雄》邓萃文、《我的孩子我的家》萨日那、《杜拉拉升职记》刘师师、《宫锁心玉》杨蜜,五位提名人坐在台下,此刻难掩内心波澜。
片段很快播放结束,导播将镜头一分为五,对着五位最佳女演员提名人,五人表情各异,或激动、或紧张、或镇定。
黄海博说上几句俏皮话,活跃下奖项揭晓前的紧张气氛后,郑重打开获奖名单:“。。。最佳女演员得主,陈术,《铁梨花》!”
现场掌声如潮水般涌来,陈术惊喜起身,和导演拥抱后,迈步走上舞台。
新晋视后发髻高挽,白色露肩礼服上点缀着一根黑色腰带,风情万种。
陈术微微弯腰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心情激动的发表获奖感言,话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在开这个奖之前,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平静要平静,但此刻真的拿到最佳女演员奖,我才发现自己比想象的还要激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我因《铁梨花》获奖,但我非常在乎白玉兰,因为它更具专业性、公正性、权威性。。。”
陈术意气风发,激动的脸颊泛起一丝红晕,真心感谢着主办方和评委会的公正。
此前有小道消息传,本届白玉兰视后已经内定刘师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