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1章 有备而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71章 有备而来 (第2/3页)

创作

    这在刘鑫武看来,似乎有种“养老”的意味在里面。

    因为让江弦这样的作家写儿童文学,那实在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

    他不免觉得,江弦可能已经打消了在文学上更进一步的想法,他这样的作家写儿童文学,那就是自甘退步。

    “还好,还有别的作者在发表好文章。”刘鑫武低声感叹一句。

    这不,刘鑫武刚看过一部朋友推荐给他的自传体,讲述的是作者在藏地期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书名起的响亮且惹眼——《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小朱。”刘鑫武喊住路过的朱伟,给他说了下王一地和徐德霞的事情,让他代自己带这俩人去江弦那儿一趟。

    这位副主编平时刻意与江弦保持距离,对于他的想法,朱伟心领神会,笑着答应下来。

    于是,王一地和徐德霞顺利的在江弦的那间小办公室里见到了他,这会儿正低头皱着眉头看着一份稿子。

    “主编!”带王一地和徐德霞过来的朱伟喊他一声,江弦从桌上的稿子里抬起头,扫一眼面前的几人。

    “嗯?这是?徳霞?”

    “江弦同志,别来无恙啊。”徐德霞微笑和他打声招呼,然后介绍说,“这是我们《儿童文学》的主编,王一地同志。”

    “嗷,久仰久仰。”

    江弦站起身,和王一地握握手,然后将桌上的稿件拿给朱伟,“这份稿子有点儿问题,打回去吧,和几个编辑说一声,稿子发不了。”

    “好。”

    朱伟瞥一眼稿子,他也是有点儿意外,这是一份报告文学作品,这份稿子他也听说了,本来《人民文学》负责终审的编辑是崔道怡或者王朝垠,不过这份稿子是刘鑫武推荐上来的,他特意安排让主管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的这一块儿的周明负责终审,完成了三审三校的流程。

    本来按道理,这篇稿子都已经没什么问题,等着接下来印刷了。

    可惜江弦对《人民文学》的掌控力太强,外加和刘鑫武之间的恩恩怨怨,平时对副主编刘鑫武的一举一动那叫一个关注。

    这件事他一听说,就把稿子要来了,说要亲自审个一遍才行。

    而这会儿被他打下来的,正是这份已经过了“三审三校”的稿子——《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等朱伟离开,江弦安排王一地和徐德霞坐下,给俩人倒上茶水。

    “我和《儿童文学》是老朋友了,当年《草房子》就是在《儿童文学》发表的,那会儿我还在北影厂的电影刊物当副主编.”江弦回忆说。

    “是啊。”徐德霞点点头,她可是记得,当初《儿童文学》给江弦全文发表《草房子》,结果占了别的作者的篇幅,为此,某位作家还非常不忿的找上了江弦的门儿,觉得这是特权。

    如今这位作家自己办的一个人的刊物,在国内也算是声名鹊起。

    更离谱的是,徐德霞刚才过来的途中,还遇到了这个作家——郑渊洁,他个儿大,看着特显眼,一个人缩在一张《人民文摘》的办公桌前头,一交谈才得知,他现在是《人民文摘》童话区编辑。

    这谁能想得到呢?

    徐德霞忍不住一阵唏嘘。

    谁能想得到,当初郑渊洁要去揍一顿的家伙,如今竟然成了他的上级领导。

    “我们这次过来呢,其实是为了《小王子》这部。”王一地主动开门见山。

    “你们《儿童文学》消息够灵通的,我这篇《小王子》才刚刚送到北大,你们就知道了。”江弦玩笑道。

    “你可能还不知道。”

    王一地放下茶杯,“鲁院那边儿刚给你这篇开了场讨论会,我、作家金近还有好些个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专家都出席了,现在知道你这篇、看过你这篇《小王子》的人可一点儿都不少的。”

    “哦?”

    江弦有些惊讶,“这么说,你们也都看过了?”

    “何止是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