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捡石头的人 (第2/3页)
“如果你要驯服一个人,就要冒着掉眼泪的危险。”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地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
看完的最后一行文字,最后一幅插图,刘鑫武掩卷沉思,鼻尖微动。
别人都说这部好。
但他完全没想到。
江弦能写的好成这个样子。
他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位凭着一篇《班主任》闻名全国的伤痕作家,有一天会被一篇儿童文学感动成这个模样。
字字珠玑!
刘鑫武觉得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这部《小王子》毫不为过。
记得他第一次看到这部献语里那句“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但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记得这一点”,他还在想,这样的话写的再好,终究是脱离于之外的,不能被看作是的内容。
可真读了才发现。
这样有意境有内涵的话,竟然填满了江弦这整篇!
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刘鑫武又把从头翻了一遍,第二次的阅读,又带给他很多新的体会。
像是那一句“使沙漠美丽的,是它在某个角落藏着一口井。”
这是“我”在小王子启发之下得出的感悟。
这也是刘鑫武在第一次阅读时忽略的一句话。
沙漠之所以神秘,是源于未知的希望。
而刘鑫武透过这句话看出了更深的意味。
江弦说的当然不只是沙漠。
还有人生。
“人生如逆旅,人生何尝不是行走于沙漠的旅行,而人生的意义正是那些隐藏于不知何处的泉水,那些泉水就藏在看似荒芜的日常里,等待着人们用心去探寻。”
刘鑫武默默把这一行感悟记述下来。
另外还有狐狸的话,“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开始我就感到幸福,时间越近,我越欢喜。”
刘鑫武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好像被什么敲了下脑袋似的。
这个道理他明白么?
明白。
但他从来没有感悟出来。
这个道理就埋藏在生活里,但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也意识不到这一点。
“等待本身就是幸福的预演!”
“因为这个人,等待的每分每秒都会有重量!”
这得把人生看的多清晰?生活的多细腻?才能讲出这样的道理!才能讲出这样的感悟!
刘鑫武自觉自己是做不到的。
还有像那个星球上的酒鬼一样,为了忘却羞愧而喝酒,而他羞愧的正是酗酒。
这不正是当下很多人的精神困境?
用逃避解决问题,然后又陷入更深的泥潭之中,如此循环往复,越陷越深。
还有还有
总之,刘鑫武有种很奇异的感觉,读这篇《小王子》,就像是在读很多个寓言的集合体。
寓言是中国一种非常老的文学体裁,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这些故事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像是《螳螂捕蝉》、《叶公好龙》、《塞翁失马》.
你都能从这些故事里,得到一些启发,参透一些感悟。
而刘鑫武不得不承认的是,江弦这部《小王子》真的有这样的魔力。
他将寓言这种体裁完美的融入进了儿童文学之中,以至于他这篇《小王子》的每一处、每一句,都有非常值得去挖掘的深意。
或者说儿童文学本就应该附带这样的属性。
儿童文学不应该只去承载一个简单的故事,更应该在故事背后埋藏上他的深意,留给儿童或是成人读者慢慢感悟。
刘鑫武哗啦啦翻着稿子,然后又不断用笔在一个稿纸上记述着。
读这部并不会花费太久的时间,但写这些东西花费了他很久,等他短暂从这部之中脱离时,发现自己腰酸背痛的,一看手表,居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而他完全没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也没感受到丝毫的困意。
所以这部,真是让人彻夜难眠的佳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