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河:牡丹江、林海雪原与威虎山及雪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花河:牡丹江、林海雪原与威虎山及雪乡 (第3/3页)

的道路

    母亲

    时隔近半个世纪

    今夜我又一次躺在您的身旁

    已忆不起您奶水的甘甜

    我只想重返您的**

    或展翅高飞

    《故乡就是母亲的**和第一口奶水>>

    故乡一片一片溶化的雪花

    是雪花中逆风飞翔的丹项鹤

    离乡背井的背影

    一道从小吃惯的美食

    故乡是荣归或疗伤的隐居

    而你注定远山高飞甚至马革裹尸

    故乡是父亲的白发一抹夕阳下的河山

    少年时代难以启齿的一次偷窥

    故乡是午夜梦回的惊魂场景

    异乡繁华喧嚣中一次酩酊大醉

    河边小芳一刹那的低头温柔

    清晨白幡送走的祖母爽朗笑声

    故乡是一幅越来越远的斑驳油画

    一部不断流传的民间故事

    故乡就是最终阖下眼帘时的那滴眼泪

    是母亲的**和第一口奶水

    2017.10.7. 铁锅贴饼子---七十年代童年的味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天高地阔、草长水深,童年的寄居和放飞地,向着童年之路回归并超越!

    2017.1.12. 雪中的故乡,童年的故乡自然的故乡与朝代和时间无关的故乡,背井离乡的故乡……

    《冬喜》

    这个季节象冰一样光滑并闪亮

    雪上点燃一团火

    酒中点燃一团火

    你是那位千年竖子

    被祖国放逐

    去故乡流浪

    在自己的家园无家可归

    当冬天的狗走到尽头

    抖落一地的毛发

    一个重复过了半生的节日

    将再次盛开爱与传承的雪花

    2018.2.23. 春节长假停发微信一周,让碎片化的时间归于完整,留给亲人,睡眠、发呆、阅读和沉思,心情平静、轻松而充实......

    今天在桑梓最后一天,下午陪老爸和外甥女在冰封的母亲河一牡丹江上踏雪溜冰。

    回桑梓过大年,长假今晚结束。下午的冬日斜阳中,与老娘一个斡皮、一个包饺子,感觉母爱的温暖与沉浸---其实人之一生就是在母亲的**(生)与上帝的天堂(死)之间游走,穷尽可能、极限和无常完成这一历程和闭环。生死为大若不能超越的顶峰,而过程却是至关重要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

    2019.4.4. 《清明雪》

    千里迢迢赶回桑梓

    陪两老吃顿饭

    厨房里餐桌上飘着童年的味道

    与他们只唠些陈年往事

    明早去给祖上扫墓

    预报有雪或雨雪交加

    那里背山向水

    梅花依旧绽放

    远处的田野若隐若现

    2019.10.3. 今老朱家一家去《林海雪原》之夹皮沟朱家镇吃杀猪菜[呲牙]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上山打虎、下乡种田......

    2020.10.19. 三道关:荒凉而壮美,了无人迹、超然世外、天地无语、魂归自然……

    如此秋色、收割后的秋色、成熟后的秋色与被大水洗礼后的秋色:苍凉而汹湧、丰收而荒芜......

    风叩门𥦬紧

    光照旧书新

    静待白雪降

    晚陪两老亲

    天暗鸟归林

    平生好青云

    江河无语逝

    一地野花缤

    2021.4.2. 回故乡祭奠怀念老友、著名画家王文江兄[合十][合十][合十]

    2021.4.11. 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土匪精神还是值得好好学可和借鉴的[得意][悠闲][呲牙]

    雪乡

    “中国雪乡”景区坐落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会处,位于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施业区,山高林密,拥有“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奇特小气候,雪期长达7个月,雪景纯净无瑕、千姿百态,犹如冰天雪地中的“世外桃源”。--正如中学时代的恩师韩老师所言:故乡的雪郜是热的!

    第一次到雪乡是2001年冬,女儿6岁时我和太太一家三口回牡丹江过春节。那时的雪乡尚未出圈,所以外地尤其南方旅客还很少。这是女儿第一次滑雪非常兴奋,只可惜我这个雪城人却不会滑雪,所以从山上下冲时,没能好好保护她,结果倒栽葱把小脸都抢破了。我被她妈和我妈一顿说!

    “2004元旦后她到我桑梓“雪乡”釆访,后来雪乡因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而爆火。我放下手的工作也赶回去陪她。住在小时候的火炕上,吃着过年时才能吃到的杀猪菜,于飞扬的雪花中打雪仗,从山顶大叫着冲下去滑雪,仿佛童年再现,忘却现实,无忧无虑地欢笑着,玩耍着……”(节选自本书“第九章:非典年代的邂逅”)

    “回到家乡第二天我约李庆一同去雪乡祭奠老陈。车行于林深草长的旷野山间,我和李庆几乎一路无语,仿佛都沉浸在回忆之中。一个小时抵达小镇的一座简陋的东正教教堂式的殡仪馆,老陈尚未下葬,骨灰盒还暂存于小木屋中。窗口上贴着老陈年轻时穿军装的照片,横眉立目,英姿勃发。我一时无法接受当年那位雄心万丈的狂人和赌徒,竟是如此虎落平阳、抑郁而终的结局?!我倒宁愿看到他战死商场哪怕是惨遭意外一一老陈,兄弟一场,一路走好!

    《悼老陈》

    一生张狂不服输

    商场驰骋画归宿

    纵横跌宕海内外

    叶落归根化黑土

    2022年7月18日于桑梓”

    (节传自本书“前传第六章:狂徒老陈的跌宕一生”)

    横道河子

    一座百年老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俄罗斯文化脉络。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后,自沙俄经营中东铁路起至日伪时期,一直是重要军政机关所在地,一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在此修建别墅和公寓,开设工厂和商行,当时商贾云集,高楼林立,有“花园城镇”之称。

    小镇留有许多历史古迹,至今仍有256 栋1901至1905年建成的俄式风格建筑,其中国家级保护建筑5处,市级保护建筑104栋。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木制东正教堂原址、中东铁路机车库等建筑,都完整地保留至今。横道河子2007年5月被批准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7.10.6. 建于1902年的中东(俄)铁路(博物馆)及俄罗斯画家村,层林尽染,绝世美景……

    从北京、江苏和哈尔滨分别返回家乡的少年小伙伴们携手重游,我代表六十年代的童鞋们卧轨高呼: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

    2019.10.6. 携妻女坐上绿皮火车,返回童年般的乡村,劈柴、晒谷,吃小笨鸡,筋饼卷豆芽和土地丝,猪肉炖粉条……感受时光倒流的快乐与惆怅......

    水凉月钓沉

    小城秋叶深

    温酒觅故友

    远山近黄昏

    牡丹峰

    清朝,宁古塔将军,为了演军习武,围猎朝贡,牡丹峰一带属“北围场”。

    民国期间,宁安县知事王世选骑马游览了该片区域,因觉得此处是宁古塔十里长江最近的一座山峰,便在此山峰建立“勒马临江第一峰”碑。

    1981年,黑龙江牡丹峰被批准为省级天然次生林系统自然保护区。[3]

    1992年,黑龙江牡丹峰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3]

    1994年,黑龙江牡丹峰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 [8

    2013.2.13. 牡丹江-牡丹峰,花开富贵,焉在南国…

    2015.10.3. 牡丹峰的树与叶、路与谷……

    牡丹峰下吃农家菜,鸡是现杀的,菜是园子里刚摘的,鱼是才钓的,酒是自家醇的一一真正的天然食材,原汁原味……

    2020.10.6. 雨中的牡丹峰:旷世风景、深秋颜色,人生至此、也是一绝。

    2021.4.19.

    牡丹峰上牡丹红

    春光秋色几相同

    风急林密溪清浅

    任尔东南西北中

    《下 山的路》

    下

    山

    的

    路

    铺满落叶的黄金

    雨中的阳光

    穿透树林的利剑

    所有上山的人

    一步一步退为背影

    曾经的美景和高峰

    都化做手机里的图片

    路

    的

    山

    上

    风一般短暂

    下

    山

    的

    路

    影子一般漫长

    在出世与入世的交界

    在成与败的中间

    在生与死的边缘

    在白昼与黄昏的关口

    在禁止焰火的野外

    点燃一只萤火虫

    点燃一支衰弱的香烟

    照亮脚下的墓地

    照亮阴冷的唇

    山顶无庙

    一道闪电正击中纪念碑

    雷声滚滚

    2020.10.16于桑梓牡丹峰

    倒退的过去是一条渐渐冰封的河流、如果你不能穿透坚硬而厚重的寒冷、就无法欣赏奔涌的的波浪和鱼儿。但未来却如一座雪山、无论多么不可预测甚至充滿风险、恐惧和死亡,但你别无选择,依然无法停止前行和攀登的脚步!因为你宁愿投身未知而壮丽的峭崖、也不愿停留在安全和狭窄的冰床上,也许你还相信会有奇迹发生、也许你只是为了不断地逼近天堂……

    一叶岂知秋

    秋华胜春花

    谷幽峰自美

    石落水有涯

    《家山北望》

    家山北望

    浮名若云

    鸟儿在林木间雀跃

    离乡千里万里

    在此一别

    听江水涛涛

    去程无尽

    走遍大江南北

    与寺庙同眠

    任记忆的风琴渐次拉开并合闭

    渤海囯的钟声回荡于梦中

    亲手做一面自由的帆

    送子嗣飘洋海外

    不再落叶归根

    2020.10.22于桑梓北山

    2023.12.31. 《新年穿新衣》

    回桑梓看望二老一晃快一个月了,万马齐喑的2023年即将过去,明年就是2024年元旦了,准备好粮食和鞭炮,默待咒语和预言应验!

    寒风凛冽,冰雪齐白中,87岁的老娘依然独来独往地出去转了一圈,回家时给我买回两件新绒衣,一件深灰色的内衣、一件藏青色暗格的薄外套,并敦促我当场试穿,柔软、舒服、温暖而讲究。背井离乡33年已入花甲之龄的我不由心头一热、眼底有点湿润一一脑海中的镜头刹那间拉回1976年,我从乡村的爷爷奶奶家回到小城牡丹江,一别我与妈妈己经分离8年之久,之前除了我每2~3年回城过春节,其间妈妈只去奶奶家看望过一次,依稀记得她给我买了乒乓球和球拍,临走前,我一直让她背着、赖着不下来……

    返城回家的第一个春节,爸妈要给我们兄妹三人做新衣服过年,记得当时不知为什么只给我做一件蓝布上衣,妹弟却做了全套,爷爷说他们偏心眼。我虽然心里也有点气,但好在爸爸给了我零钱买鞭炮,我也就转移了注意力不太在乎了,因为过年放炮才是男孩子最开心的头等大事。

    更记得1980年考上大学时,妈妈也给我准备了新衣服和新被褥送我踏上人生的征程,“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仔细算起来,60年的时光,除去8年的乡村岁月、4年大学和1990年背井离乡至今33年,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暂的15年。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那我绝对是个典型的不孝之子,而且更是个竖子,半生叛逆且不断捅窿子,让父母操碎了心最后只能听我任我……

    今天再次穿上妈妈的新衣,不由得想起小时候革命***《红灯记》里李玉和临行前对李奶奶说的一句台词: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一一我也想对老娘说:有你这件新衣在身,什么样的寒冷我都不惧!

    窗外山河悲(五绝两首)

    (一)

    千里归桑梓

    大雪映灯笼

    空把少年梦

    全付爆竹声

    (二)

    末日青鸟飞

    游子故乡归

    小楼一统乐

    窗外山河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