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海啊大海:旅顺旅大/连、北方香港,蓝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海啊大海:旅顺旅大/连、北方香港,蓝城 (第1/3页)

    1983年大三暑假,我与大学同寝同学一同来大连旅游,这是我第1次见到大海,胸怀期待和澎拜!但自己并没有写下一首诗,而是想起了普希金的那首《致大海》

    此次来连,是由大连同学张海涛全面接待,他既是我大学时的同窗好友,1992年我创办尚州企业发展总公司和1995年成立中国金历深圳公司大连公司,他都是我的合伙人。

    此次来大连,到了星海公园,看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拍打沙滩和岸,游人如织似鱼…….同时还去了旅顺海滨小城,这座近现为代海内外兵家必争之地的军港。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洋气和干净。很多日式及俄式建筑,尤其日本统治近50年的留下的遗风旧韵。我非常喜欢这种小城,也为我之后来大连娶了一位旅顺的太太埋下了伏笔。太太的妈妈是本埠人,但他爸爸是上海人,所以我戏称太太是旅顺上海人。

    此次来大连还给我留下了一个长久的后遗症,就是当时由于车进站时换车头使我对这个城市转向了,一直到我1990年,第2次来大连很久都没有转过来。

    此次来大连,还埋下了另外一个伏笔,就是我1990年,背井离乡,弃文从商。就是到了大连。第2次到大连,完成了我人生的三大转折,第一是从一位文人变成了商人。第二是从一个自由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甚至独身主义者,最后娶妻生女,落叶生根,过上了正常的幸福的家庭生活。

    1996年和1998年我两次赴深圳,短暂工作和生活,1999年,又到珠海栖居一年。2000年北上帝都20年。虽然这20年,我离开了大连,但由于太太和女儿一直在大连生活和学习,直到2013年女儿漂洋过海留学之前我几乎每个月都会1~2次回大连探亲。直至20年后的新冠疫情我淡出江湖,逃离帝都,重归大连定居。大连成了我名副其实的生活的第二故乡,也许直至终老。

    大连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东晋时期,名“马石津”。隋唐时期,谓“都里镇”。元朝时期,称“狮子口”。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两将军率军队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沿用至今。清光绪六年(1880年),清政府在此兴办北洋水师,建军港、修炮台、筑船坞、扎营盘,旅顺口成为军事要塞,旅顺军港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五大军港之一。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规定沙俄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25年,同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旅大租地续约》。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日俄战争爆发,日军夺取旅顺口军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2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红军进驻旅顺,旅顺港由苏联使用。同年11月25日,旅顺市政府成立。1950年,成立旅大市后,旅顺市为旅大市辖市。1955年5月24日,苏联将旅顺市归还给中国,旅顺市后来和大连县合并,并称为旅大市,旅顺市属于旅大市。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旅顺市建制,建立旅大市旅顺口区。1981年,大连划市旅顺划区,旅顺自此成为大连市的一个区。

    在本书中我始终称大连为蓝城,是因为太太的朋友、作家胡小胡出版了一部写大连的长篇小说《蓝城》。

    旅顺:中国最大的小城、百年名城

    方言

    旅顺口区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大岫小片,被称为吸收了日语、俄语、英语等外来语的“海蛎子味儿”方言,不属于东北话。

    “1996年末股市重创后,我在大连调养生息了半年。主要待在太太出生和长大的小城旅顺。旅顺号称中国最大的小城,素有一座旅顺半部中国近代史的说法。且先有旅顺,后有大连,最初称旅大市。

    旅顺山青水碧,海产丰饶。近现代一直是兵家和列强的必争之地。1904年日俄曾在此发生大战并曾分别霸占过旅顺多年。曾被沙俄侵占7年,遭日本奴役40年;与台湾被统治50年不相上下。

    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著名的甲午海战更是在此爆发和覆灭。

    抗日战争后苏联也曾接管旅顺十年。1955年才交还中国。因此旅顺保留了大量近百年的日俄式建筑和遗迹,充满了殖民味道……

    1983年我大学毕业前夕第一次到旅顺就被它的干净整洁和异国情调所打动和吸收,深深地喜欢上这座小城故事。一到这里,人的心情自然静了下来。

    所以这一年我就是和太太栖居在她家的老房子里。每天我们都领着女儿出去转转,到幽静的太阳沟、到如山水画般军港沿线的海滨公园、到烂慢的樱桃沟、到开阔的白玉山顶、边走边听她讲述童年那些美好而快乐的往事……尤其登老铁山鸟瞰黄渤海分界线,更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浩渺与遐思!(节选自本书“第二章:二进深圳、功败垂成”)。”

    2016.4.3. 黄渤海分界线-辽东半岛最南端。古老的大陆虽然几次走到陆地.文明的极限走到海洋.文明的岸边,也曾多次借船出海,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固守二千年延袭的砖治壁垒与儒教栅栏,放弃了奔向更加开. 放,自. 由和民. 煮的蓝色王国......(今夜准备写诗《望洋兴叹》)

    小城海鲜、乡间物产,遁居三日,聊求心安。海虹+啤酒、鲅鱼馅饺子配伏特加,基本是日.俄战争的节奏……

    挖野菜(荠菜)过去年代的饥饿方式如今却成了健康运动。

    吃农家乐己经成为中国城市市民大周末和节假日休息休闲的不可或缺的方式。追求环保健康,回归乡村的自然更是一种反动的趋势和原始的人性......

    节日的海、苍凉而浑浊,只有海鸥在发出婴儿般的鸣叫......

    我们来看海其实变成了看码头看船看桥看海鸥甚至看河......

    港口、军舰和舟船一一多少战败与沉没的往事……

    涨潮落潮

    日出日落

    海鸥与军舰齐舞

    犹如牛虻落在牛背上

    余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个小城、小镇或小岛了此残生……

    停船晒网,静待出海捕鱼……

    没有鸟、船和岛的海是死海……

    2016.4.4. 《闯关东》影视基地,当年祖上闯关东,吾辈反向闯关内,而我们的后嗣则闯海外。民族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的洐生、拓展与循环中走向进步或倒. 退和开放......而这无比谙悉的场景更让我想起无比快乐的童年乡村奶奶家的茅草房、热炕、磨盘、大烟chong、马灯、暖瓶,广播匣子与马jiou……

    2016.4.4. 所有的殖民地遗迹都成了最风情时尚的高地。

    《海滨小城》

    阳光

    缓慢而炽热

    街巷干净清幽

    老式的轨道火车贯穿南北

    每一张中心医院的死亡通知

    都能迅速传遍小城

    一觉睡到梦醒时分

    喜欢步行逛全城

    穿梭五彩斑斓的农贸市场

    贪婪地嗅大海的味道

    熟悉的市民彼此打着招呼

    只有我是一个沉默的陌生人

    在月色如春的夜晚安心写作

    一只流浪狗偶尔发出无聊的叫声

    2016.4.5. 《船坞》

    大海的背面

    在灯塔照不到的角落

    一群疲惫的失败者

    正在补网和修复漏船

    远处

    壮观的海

    波光潋滟

    军舰耀武扬威长驱直入

    这里曾是甲午战争的旧址

    海鸥翻飞鸣叫

    桥取代了岸

    每一次的告別都不为了重逢

    海

    一种传奇

    但我们从未扺达她的中心

    只有天空

    在上方播散着

    阳光 雨水和雷电

    放弃海

    我们向大山深处

    跋涉

    2022.7.13. 旅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小城”。曾先后发生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并被日本殖民统治40年(1905年一1945岁)……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帝国海军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2023.7.16. 《百年军港小城》(外一首)

    每次来到这座百年军港小城

    看到白玉山上那根生殖器般的纪念碑

    和烈士陵园的保尔. 柯察金式雕像

    就想到甲午海战和日俄旅顺争夺战

    《随时看海》

    今年夏天

    全国乃至全球几乎都水深火热

    但我去的小城

    却能随时看海

    风若初秋

    凉爽至极

    但依然杞人忧天

    危若累卵

    举国皆中暑

    小城凉若谷

    了悟圣贤痛

    对缓今世苦

    犹念逝者乎

    更感生之独

    斟满千秋酒

    一醉尽糊涂

    2023年春,旅顺203高地樱花园一一当满树灿烂的樱花随风飘落,曾经的辉煌片刻间化为乌有,感伤的日本人总是把它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联系起来,“与其因为飘落而称无常,不如说突然盛开是无常,因无常而称作美,故而美的确是永远的。”

    大连一一北方香港一一蓝城:

    毎一次到海滨城市都想起1983年第一次到大连看海的场景想起普希金的《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的原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

    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

    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

    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

    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

    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

    随着你的山脊跑开!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

    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

    有什么可顾惜的?而今哪里

    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

    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

    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

    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

    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

    象风暴之间驰过我们面前,

    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 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世界空虚了……哦,海洋,

    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

    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

    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

    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

    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