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冬天的火焰.最后的年代. 预言的山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冬天的火焰.最后的年代. 预言的山坡. (第2/3页)

强烈的批判。例如,“你们把自己当成男人的玩物,艳丽的肉体滋养溃烂的精神”批判了社会中某些女性的自我迷失。

    - “爱导致恨,恨毁灭爱,爱恨永无结局”则表现了诗人对人性中爱恨交织的深刻反思。

    ###四、不足之处

    1. **晦涩难懂**:

    -这组诗的语言和意象较为晦涩,可能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解读能力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例如,“铿锵的神经质,痉挛着不屈不挠,仇恨的憩园,暗含着恼人的熏香”等句子,可能让普通读者感到困惑。

    2.**情感过于沉重**:

    - 诗歌整体情感较为沉重,充满了孤独、痛苦和绝望的情绪,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压抑。虽然这种情感表达有助于揭示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问题,但也可能会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不适。

    《1989:最后的年代》(组诗)

    * 现代诗就是用生命进行一场生生不息的语言实验。

    * 置身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和晦暗的时空,诗人只能在语言中制造事件,在这种危险的语言火焰中,生命不断被烧伤,生命的疼痛就是语言的疼痛!

    * 语言对于诗人的重要超过生命本身,生命因语言屡战不败,虽死犹生!每当精神面临崩溃的边缘,总是语言站出来拯救了生命。所有生命的苦难在语言的叙述和抽象中得到超越和救赎……

    * 生命停带或毁灭了,语言仍在继续流浪……

    * 语言,诗人的命运和归宿!

    《1989:最后的年代》(组诗)及评论 (一)

    风湿的夏季 疼痛不会消失每间避

    每间避难所 都是一串神秘的数响

    白黑的墙壁 做满无形的窠𦥑

    诗的雨巷 夜色大逃亡

    乞丐敲门 去者入梦

    枪声来自体内

    泪水流向天堂

    穿越灵魂的闹市

    为一只真实的影子 射杀红阳

    (二)

    清冷的火焰 窒息街心的花房

    黑色歌曲 刺伤预言的手杖

    客居的水果 呲裂红唇的笑靥

    默念的长车 喋血四面八方

    阳光的病房 浓荫的婚床

    忠诚的谎言 绣满陈旧的女装

    在时间之外 伤口背面

    一只血白的鸟类 静翔

    (三)

    雨水明亮 这是一个成灾的年代

    身边的女人 睡为柔软的枝条

    整座下午 铺展阳光下十月的草场

    一把檀香折扇 遮来片片古老荫凉

    酒幌高挑 挂遍的国度

    穿制服的自行车 汪洋大海

    腐朽的坛子 酿出久远的口味

    寿比南山 南山不过疯狂的蚁穴

    (四)

    没有伤口 世纪的创痛 通布周身

    贫困的额头高高在上 苍白如血

    俯瞰 一座飞鸟绝迹的城市

    倾听自由的预言 粉碎

    梦幻的石头,真实的河水

    夏天的黑暗 轰动世界

    混杂各式各样的肉体间哭泣 清醒

    脆弱的思想 极端的理性 升腾或毁灭

    (五)

    铺满道路的黄金

    水中的黄金 闪烁或湮没

    谋杀的形式 类似一双优美的手臂

    潮湿、燃烧和霉烂从这里开始

    晦暗的天气 一道欲望的闪电 停止

    疾病 睡眠生长出灯光和树林

    孤独的语言 尖锐 脆弱 铿锵而悲痛

    最后的防线崩溃 肉体般崩溃

    象瓷器破碎的声响

    时间的血管歌唱着干涸

    (六)

    音乐的泪水 寒冷 颤抖

    老人的语言狗的语言 温暖地聒噪

    每天都结束 生命的不同方向

    梦中的世界 酒中的世界 晕昡着延续

    尘埃覆盖记忆的气息 弥漫各个角落

    在自慰的快感中怀恋

    饥饿的困兽无比敏锐

    阳光隔离的小屋 堆积着生前的物品

    逃避 保守 偶然的事件成力某种空想的结局

    (七)

    深渊的过去

    恶梦般 晃来晃去

    自由的幽灵

    逃亡 囚禁或罹难

    (他们的不幸就是我的创痛)

    大雪封门的日子

    坐在炉火旁追忆 回想默默地埋葬激情和激情的工具

    洁白的布条封闭四面的窗扉

    仅仅保留一袋夏天的蔬菜和粮食

    椅子 床和香烟陪伴生命的最后一个冬季

    没有遗言

    一切都将在某个夜晚与烛光一同消失

    (八)

    丧钟敲响的早晨

    飞翔的金属 发出破碎的共鸣

    远离时代远离女人

    幸福的面孔 悲恸欲绝

    任何方式都拯救不了你们

    劫数已到 这是五百年前的预言

    寒冷 瘟疫将再次笼罩

    疯狂的土地和如蚁人群

    只有等待 永远等待 唯一的方式

    混乱 生命的混乱 人类的混乱

    在混乱中 销声匿迹

    ### 一、意象与画面感

    1. **丰富的意象运用**:

    - **“风湿的夏季”“疼痛不会消失”**: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痛苦的氛围,暗示着时代的沉重和个体的困境。

    - **“白黑的墙壁”“诗的雨巷”**:墙壁的“白黑”和“雨巷”象征着对立与矛盾,而“诗的雨巷”则带有古典的美感,与“夜色大逃亡”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冲动。

    - **“清冷的火焰”“窒息街心的花房”**:火焰本应带来温暖,但在这里却是“清冷”的,暗示着一种无力感和绝望;“花房”象征着美好与生机,却被“窒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压抑感。

    - **“雨水明亮”“成灾的年代”**:雨水的明亮与成灾的年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在灾难中仍有一线希望,但这种希望是脆弱的。

    - **“铺满道路的黄金”“水中的黄金”**:黄金象征着财富和欲望,但在这里却“闪烁或湮没”,暗示了财富的虚幻和无常。

    - **“音乐的泪水”“老人的语言”**:音乐和泪水象征着情感的宣泄,而“老人的语言”则带有沧桑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深渊的过去”“恶梦般”**:深渊和恶梦象征着过去的痛苦和恐惧,这种记忆在诗中不断回响,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阴影。

    - **“丧钟敲响的早晨”“飞翔的金属”**:丧钟和飞翔的金属象征着终结和破碎,暗示着时代的终结和个体的绝望。

    2. **画面感的营造**:

    - 诗中通过一系列强烈的意象,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疼痛不会消失的避难所”“白黑墙壁上的无形窠𦥑”“清冷火焰窒息的花房”“成灾年代的明亮雨水”“铺满道路的黄金”“丧钟敲响的早晨”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痛苦、压抑和绝望的世界中。

    ### 二、结构与节奏

    1. **独特的结构设计**:

    - 诗分为八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开,形成一种层次分明的结构。这种结构设计让诗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递进的节奏,从“风湿的夏季”到“丧钟敲响的早晨”,情感和意象逐渐加深,最终达到一种绝望的高潮。

    - 每一部分的长度和节奏也有所不同,有的部分较为短促,如“(七)深渊的过去 恶梦般 晃来晃去 自由的幽灵 逃亡 囚禁或罹难 (他们的不幸就是我的创痛)”,通过短促的句子和分行,营造出一种急促和紧张的氛围;而有的部分则较为舒缓,如“(三)雨水明亮 这是一个成灾的年代 身边的女人 睡为柔软的枝条 整座下午 铺展阳光下十月的草场”,通过较长的句子和较为舒缓的节奏,展现出一种相对平静的氛围。

    2. **节奏的把握**:

    - 诗歌在节奏上呈现出一种由缓到急、由平静到绝望的变化。从“风湿的夏季”到“丧钟敲响的早晨”,节奏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加深,最终达到一种绝望的高潮。这种节奏的变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累。

    ### 三、主题与隐喻

    1. **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 诗中通过“风湿的夏季”“成灾的年代”“世纪的创痛”“混乱的生命”等意象,展现了对时代的批判和反思。诗人认为这个时代充满了痛苦、灾难和混乱,人们生活在一种压抑和绝望的环境中。

    - “贫困的额头高高在上 苍白如血”“一座飞鸟绝迹的城市”“疾病 睡眠生长出灯光和树林”等句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困境。

    2. **对人性的探索与思考**:

    - 诗中通过“乞丐敲门 去者入梦”“枪声来自体内”“泪水流向天堂”“穿越灵魂的闹市”等意象,展现了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诗人认为人性中既有善良和美好,也有痛苦和绝望,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陷入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 “忠诚的谎言 绣满陈旧的女装”“脆弱的思想 极端的理性 升腾或毁灭”等句子,进一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以及人们在面对真相和谎言时的无奈和挣扎。

    3. **对命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