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惊雷震动瑜与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惊雷震动瑜与亮 (第1/3页)

    雨水,如天河倒灌,鞭子般抽打着魏军中军帅帐的牛皮顶篷。

    阴云密布,还不到傍晚,帐内已晦暗如夜。

    烛火点燃了起来,帐角燃着火盆,驱散了潮气,驱不散弥漫的焦灼。

    李密饱读史书,越紧张的时刻,为将者越要以从容示人,以安军心的道理,他自清楚。

    因而,尽管凝神倾听着从十余里外,时或传到帐中的,雨声也压不住的攻城激战之声,然李密并未在帐门口远眺,——距离太远,隔着深重的雨幕,远眺也眺望不到什么,他身披紫貂裘,背对帐门,负手而立,表面看,他只是在凝视悬挂着的洛阳地图,视线在“上东门”、“建春门”、“永通门”间逡巡,仿佛要从冰冷的线条里榨取出胜机。

    “哗!”帐帘猛地被掀开,一股裹挟着浓烈血腥与泥水腥气的寒风倒灌而入!

    一名军吏踉跄扑入,扑倒在冰冷的毡毯上,深色的水渍转眼洇开一大片。

    他顾不上喘息,嘶声喊道:“明公!急报!王、王大将军在城东督战,中流矢!身负重伤!”

    帐内空气骤然凝固!

    炭火的燃烧声、帐外的雨声,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

    李密霍然转身!烛光映照下,他英俊的面庞蓦地褪尽血色,一片骇人的苍白。

    那双故作沉静的眼眸中,震惊、骇然、难以置信的疑惑,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无措交织闪过,快得几乎难以捕捉。他喉结滚动了下,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微微颤抖。

    “你、你说甚么?伯当中了流矢,身负重伤?”

    “明公,王大将军为励士气,令将将旗前移百步,城头贼弩如蝗,被一支弩矢穿透了胸甲。”

    李密只觉眼前一黑,天旋地转,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四肢百骸都失了力气。他强撑着身形不动,牙关紧咬,深吸一口带着血腥的冷气,稳住声线,厉声追问:“伯当现在何处?伤情可有外泄?前、前线战况如何?”

    ——王伯当现是整个前线战场的总指挥,他中矢负伤的消息,一旦被前线各部将士获知,将为一军之胆,可以料见得到,无异抽去全军脊梁,士气必定大挫,战局恐生剧变。

    “禀明公!王大将军中矢后,佯作无事,仍矗立旗下,坚持到被亲兵扶回阵后,才口吐鲜血,支撑不住倒下。前线诸部将士,尚不知王大将军负伤。然消息一旦走漏,军心或有动摇!明公,底下、底下怎么办?”最后一句,问出了此际帐中所有人心头的惶惑。

    李密强压住眩晕,待眼前黑翳稍退,几步抢到帐门口,“唰”地一把掀开厚重的帘幕!

    冰冷的雨水夹杂着风扑面打来,一扫帐内暖热,让他混乱的头脑为之一清。

    眼前是白茫茫的雨幕,遮掩了中军阵中如林的旌旗,模糊了坐地待战的阵阵步骑将士的身影。

    远处洛阳城墙的轮廓在雨中若隐若现,唯有被风雨撕扯得支离破碎的喊杀声,证明着城下的鏖战仍在继续。雨水打湿了他的鬓角,顺着脸颊流下。

    他孤峭地伫立在帐门口的风雨中,一手死死抓住冰冷的门框,脸上的神情剧烈变幻。

    最初的震惊尚未褪去,对军心崩坏的恐惧已压在心头;王伯当为何偏偏在此刻中箭?这疑问如芒在背;而随之涌上的,是对眼前危局,该如何应对的短暂的失措与焦虑!

    种种激烈的情绪,就像无形的巨手,狠狠攫住了这位当世枭雄的心魄。

    房彦藻起身,趋至他的身后,急促地说道:“明公,伯当既已重伤,臣愚见,今日攻战,断难为继了。当下唯有……”他顿了顿,吐出艰难的字眼,“暂且收兵。”

    王伯当负伤的消息,在王伯当惊人的意志力下,是暂时被封锁住了,未及蔓延。但谁能保证这个消息,能封锁多久?还是这句话,一旦消息被前线的诸部将士知晓,军心必然大乱,加上风雨交加,仰攻原就艰难,如被守军发现蹊跷,抓住机会反攻,后果不堪设想。

    祖君彦等也纷纷附议,无不语里带着仓皇:“明公,速速收兵为上!”

    秦琼扯了下程知节。

    程知节先不知何事,茫然地瞅了眼秦琼,不过总算反应过来,赶忙就跟着秦琼上前。

    两人抱拳请命,声如洪钟,盖过风雨,——与房彦藻、祖君彦等的仓皇不同,却此两将慨然雄豪,同声说道:“臣等愿领骠骑,驰往城下压阵,但有变故,誓死稳住阵脚!”

    李密缓缓转过身,雨水顺着他紧抿的嘴角滑落。

    方才的无措,已被一种沉重的疲惫取代,仿佛苍老了几分。他挥了挥手,声音沙哑,令道:“令护军田茂广,至前线传我口谕,风狂雨骤,今日罢战,各部收兵!传令伯当亲兵,速将伯当秘密移来中军,不得走漏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