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桃李当应大王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桃李当应大王名 (第3/3页)

房内静候。

    屋里有席子、有胡坐、有炭盆,暖意融融,但几人谁也没坐,挺直腰板站着。这是一向来,觐见李善道的汉军将士们在等待召见时的一贯作风,引他们进来的府吏见惯了,也不多言,只默默退出,轻轻关上了门。屋内,安静得能听到炭火轻微的噼啪声和他们各自的心跳。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那名府吏再次出现,面色严肃地说道:“几位,随仆来。”

    杨铁子等人同声应诺,出了耳房,依旧排成一列,跟着府吏登上台阶,进了府中。

    前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尽是身着明光铠、外罩赤袍的汉王亲卫,个个身形如岳,屹立不动,身上的甲叶泛着幽冷的寒芒,腰间的横刀刀柄缠着防滑的麻绳,竖立的长矛直指苍穹。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空气中,让杨铁子等人放轻了脚步,屏住了呼吸。

    穿过一道回廊,眼前豁然开朗,到了一座宏阔的厅堂外。

    府吏在堂前阶下停住脚步,躬身向内通报:“禀大王,人带到了。”

    “进来。”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堂内传出。

    府吏示意杨铁子等人入内。

    几人摘下佩刀等物,低着头,鱼贯而入。

    堂内光线明亮,铺着厚厚的毡毯,踩上去悄无声息,混着墨香、炭火气和淡淡檀香的气息钻入鼻孔。杨铁子等人不敢抬头,只凭眼角余光瞥见前方主位上端坐一人,两侧分坐着几个身影。他们按照军中规矩,齐齐单膝跪地,叉手行礼:“小人等参见汉王!”

    “都起来吧。”清朗的声音再次响起,正是来自主位。

    杨铁子等人谢过恩,相继起身,垂首肃立。

    “抬起头来。”这次说话的是陈敬儿将军,语气温和了些。

    杨铁子等人依言抬头。

    只见主位之上,端坐一人,身着常服,未戴冠冕,只裹了个黑幞头,浓眉大眼,虽然目光温润,却分明不怒自威,正是汉王李善道!他身旁下首,坐着屈突通、李善仁、陈敬儿等。

    李善道缓缓看过几人,嘴角泛起笑意:“张五、赵栓柱、孙大眼、杨铁子。都是陈五郎帐下的好儿郎,我记得你们。上次在贵乡大营校阅,张五,你得了个甲上,是不是?骑射功夫,很是不错。月前守黎阳,赵栓柱,我在五郎的军报中见了,你伤而不退,好得很!伤可好了?孙大眼,咱在瓦岗老寨,迎战罗士信时,你就立下过战功,这一回要是再让你战一战罗士信,你怕不怕?杨铁子,高将军选你入陌刀队,你却忠心,不肯离开五郎,忠心之士啊!”

    被汉王亲口叫出名字,还提及各自的一些事,杨铁子等热血直冲头顶,激动得脸皮发烫,手足无措,只纷纷讷讷应着:“大王、大王记得小的……”“不敢当大王夸赞,小人伤已好了。”“怕什么!大王一令,小人死也不怕!”“陈将军待小人恩厚,小人甘愿效死以报!”

    他们一块儿回答,乱七八糟的,听不大清楚。

    陈敬儿轻咳一声,几人连忙住口,但脸上的激动之色却难以掩饰。

    李善道不以为忤,笑着摆了摆手:“不必拘礼。召君等前来,是想问问,随陈将军移驻东郡这些时日,可还习惯?营中衣食可还充足?将士们可有怨言?”

    莫说便有怨言,杨铁子等也不敢说,何况军中并无怨言,相反,皆是求战之心?

    几人赶忙又作回答:“回汉王,习惯!太习惯了!”“吃得饱,穿得暖”“将士们都感念汉王恩德,士气高昂,绝无怨言!”又是七嘴八舌,乱成一团。

    李善道耐心听着,微微颔首,待他们全都说完,才说道:“习惯就好。将士们浴血沙场,我常担心衣食不能厚养,心有不安。见君等精神振作,衣暖食足,我便放心了。”顿了顿,转入正题,说道,“今日召君等前来,是有一件紧要差事,需得力之人去办才行。”

    堂内登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杨铁子几人闻得“紧要差事”之语,心跳如擂鼓,竖起了耳朵。

    “想必君等也已知晓。”李善道眼神锐利起来,话带铿锵,说道,“我军下一步,意在荥阳。李密既降伪隋,他接下来,必是要进谋我军。咱不能只挨打,不还手,故我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妈的,先将荥阳给它打下来!待得荥阳在手,其北之山东诸郡便可尽归咱们所有,其南、其东之河南诸郡,咱们也可图之了。到时,李密这厮就困蹙洛阳,无能为也,只能等着咱们去收拾他。唯兵法云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又若取荥阳,得先将荥阳的敌情搞清楚。因需用兵之前,先择得力精干之士深入荥阳,以探明罗士信等部的虚实。”

    潜入荥阳!探听敌情!杨铁子几人心中剧震!这是何等危险,又是何等荣耀的任务!能被汉王亲自点将,说明他们是被信任的!兴奋、紧张、豪情等等情绪瞬间淹没了他们。

    “君等或是荥阳人,或是荥阳附近人,熟悉地理人情。”李善道看着他们,语转温和,说道,“是以,我打算便将此任,托付君等,君等敢领此任否?”

    几乎异口同声,杨铁子几人热血上涌,叉手齐声应诺,声音洪亮,震得梁上微尘簌簌落下:“小人等怎会不敢?愿为大王效死!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李善道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颔首道:“好!都是忠勇之士。此去颇有凶险,务必谨慎行事,保全自身为要。具体探明荥阳的什么敌情,如何传递消息,五郎稍后会详细交代君等。”

    他略作沉吟,又道,“过几日,杨粉堆也会来到东郡了。他到之后,会另遣斥候,亦入荥阳打探。君等此去,系是先遣,为后续的深入探查铺路。关卡、暗哨可先探明。”

    “谨遵王命!”杨铁子等人轰然应诺,充满了被赋予重任的兴奋。

    陈敬儿见李善道没有别的嘱咐了,适时接腔,令道:“尔等且先退下,稍后俺会与尔等细说。”

    “诺!”杨铁子等人再次行礼,躬身退出大堂。

    走下堂前石阶,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吹得杨铁子精神抖擞。他按捺不住激荡与好奇,趁着引路府吏不注意,大胆地、飞快地朝堂内回望了眼。他看见李善道已然离席起身,提着根光滑的乌木直鞭,站在了堂中的沙盘前。沙盘上山川起伏,城池俨然,黄河如带。李善道手中的直鞭,稳稳点在了沙盘上的一处。他看不到是什么地方,想来应是荥阳?但也或许是洛阳!

    他不敢多看,扭回来脸,随着同伴快步出了庭院。寒风刺骨,但杨铁子胸膛里却仿佛燃着一团火,滚烫滚烫。他深吸了口冰冷的空气,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奔涌沸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