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计方议定闻斥报 (第2/3页)
时无有强力外援,何能抵挡?必可一鼓而下!”
他最后将直鞭指向管城,“待酸枣、阳武为我攻克时,高大将军等所率之后续诸部,亦当已抵达东郡!这时,我军挟大胜之威,即可两路进击,强攻管城!”
策略一气呵成,虚实变幻,杀机四伏。
堂内一时静极,唯有炭火噼啪作响。
薛世雄凝神细思片刻,击节赞叹:“妙!妙也!药师此策,先以北线佯攻牵制,东南奇兵,捣其侧腹,待敌调动,再以雷霆之势拔其犄角,最后合围中枢!此策虚实转换,环环相扣,诚如大王所言,‘正奇并用’,深得兵法‘奇正’之妙!堪称上策!”
陈敬儿、李善仁等人亦纷纷点头,皆是出言赞同。
“好!公等既对药师此策,无有异议。”李善道丢下直鞭,昂然下令,“陈敬儿听令!”
陈敬儿肃然出列:“臣在。”
“命你部加紧备战,枕戈待旦!待杨铁子等人及已遣之其余斥候探明酸枣、阳武、开封三地虚实、守备、道路详情,至迟十日之后,即按此方略,进军荥阳!”
陈敬儿振奋应道:“末将领命!”
却何谓“待杨铁子等人及已遣之其余斥候”?李善道谋攻荥阳已久,当然不可能一直没有向荥阳遣派斥候。因是杨粉堆尽管还没有到东郡,但已有几批斥候,先后被遣去荥阳。杨铁子等只是最新的一批斥候。却又说了,既然已有斥候遣入荥阳,为何又特地令陈敬儿从他军中选出杨铁子等亦遣?这则是因为,此战既以陈敬儿部为主力,为使陈敬儿对敌情掌握得更为准确,自是最好也遣几个陈敬儿部的精干吏卒,深入打探。也不必多说。
只说备战进攻的命令下达,诸人接令,纷纷领命辞去,各去做军、政等方面的布置。
府门外,杨铁子等几人正在等候陈敬儿。
陈敬儿没有多说,只简要地令杨铁子等,此入荥阳,别的地方可先不探,重点是务必尽快摸清酸枣、阳武、开封三地的守军、城防、道路及周边地形。
杨铁子等人接令,当夜便悄然出发,分头向酸枣、阳武、开封方向各去。
……
三四日后,郡府大堂内。
李善道正凝神阅看河内黄君汉呈来的奏报。
“大王!急报!”陈敬儿急促的声音打破了堂中的宁静。
陈敬儿这几天,多在城外营中,调度兵马,督查备战。前天,他还便服简从,去了趟封丘,察看驻在封丘的三团步骑的临战预备。而不知何时,大约是刚才看黄君汉的奏报太过入神,李善道没有发觉,他从城外来了郡府,立在门外的廊上,便放下奏报,说道:“进来讲。”
“杨铁子报,一支魏军潜行进了开封!”陈敬儿两三步跨入堂中,一边行礼,一边飞快进禀。
李善道怔了下,说道:“魏军进了开封?杨铁子何在?”
“就在府外候召!”
李善道令道:“速召!”
不多时,杨铁子从府门外进来,被引入堂中。
只见他发髻散乱,满面尘土汗渍,干涸的泥印在脸上划出几道沟壑,嘴唇干裂起皮,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粗布衣上沾满泥泞,多处被荆棘刮破,草鞋磨穿了底,边缘绽开,露出裹着厚厚泥垢的脚趾。整个人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显然经历了昼夜不息的极度疲惫。
李善道按住惊疑,却先不问话,温言说道:“铁子,你辛苦了。来人,取水!赐坐!”
即有侍臣端来温水,又搬来马扎。
杨铁子受宠若惊,谢过恩,抖着手接过水碗,咕咚咕咚连灌了几大口,呛得咳嗽几声,喘息稍定,到底不敢落座马扎,伏拜礼罢,嘶哑干涩的嗓音禀报说道:“禀大王!小的前日入夜,到的开封城外,不好进城,在林间暂且歇下。本寻思次日设法混入城中打探,可就在当夜,约莫三更天,远近村落狗吠不止,响成一片。小的觉着不对,悄悄爬上树梢瞭望……”
他眼中闪过些微当时留存的震惊,“就望见一彪兵马!黑压压一片,没打火把,顺着官道,从西边来,人衔枚、马裹蹄,脚步、马蹄都压得极低,径开进了开封城外的魏军大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