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疏密宵遁晨拜谒 (第2/3页)
的壮汉,——试想一下,数百个披挂重甲,从头到脚把自己防护得跟个铁罐子似的一米八九以上、高者两米多的壮汉,组成整齐的队列,同时挥舞丈长、只刀刃就三尺长、二十来斤重的大刀,整齐划一地迎面劈来,莫说值此平均身高大约一米六的当下,已令人胆寒,只怕就是放到后世,也是足以令任何敌军望而生畏的景象!
更触目心惊的是,这五百陌刀兵的纪律之严。毕竟再好的铠甲,在战场上,也难以防御万全,或偶有前列负伤者,轻伤不退,重伤被迅速拖走,后排立刻补上,刀墙依旧严整。
一刀,接一刀。
势大力沉,刀落如林!伴随着五百陌刀兵的稳健推进,刀光所至,不及避开者被斩为两段,乃至数截,残肢断臂混合着鲜血内脏,在他们像是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身前、身边飞溅四散,侥幸未被正面劈中的,也被他们这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骇得魂飞魄散,转身便逃!
有剽悍的罗军将士,试图从侧面进攻。然却未至近前,便见第二列、第三列的陌刀手的指挥军将喝了一声“转”,这两列陌刀手,披着五十斤重的铠甲、持着二十斤重的大刀,却居然身形灵活,边侧的陌刀兵侧步转身,再随着一声“落”,大刀下劈,轻易地将此侧袭击溃。
——这些罗军将士怎会知晓,汉军如今运用陌刀这个兵种,早是得心应手,训练也早是面面俱到。高曦总结出了一套确保战场机动性的步法,名为“九转连环,”足能应付各种敌情。
“总管!快走!”罗彦师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扑到罗士信马前,死死拽住缰绳,拼命向后拉扯,“挡不住了!再不走就要大败了!”
罗士信怒目圆睁,挥槊便要打他,——即便罗彦师是他的族人,可他的军法确乎是从来不分亲疏,怒骂道:“住口!贼阵将陷,陈敬儿将为俺擒,岂可退也!尔乱俺军心,当斩!”
“总管,你看!”罗彦师血淋淋的胳臂,指向左边。
罗士信转目望去,阵左方向,烟尘大起!
是李孟尝所率的汉军铁骑,终於等到了陈敬儿的军令,亮出獠牙,驰杀如风,加入了战团,切入进了在连续进攻了汉军三阵之后,侧翼完全暴露、队形散乱的梁世俊等部的步卒之中。
原先在追杀陈敬儿头阵、次阵溃兵的梁世俊等罗军各部,突然侧翼被袭,已是大乱!而刚刚还在溃退的汉军头阵、次阵残兵,见得己军主力反击,竟也鼓起余勇,掉头反扑过来!
侧翼溃乱,当面陌刀、盾墙不能摧破。
败了!大势已去!
罗士信只觉得一股腥甜直冲喉头,眼前发黑。
巨大的羞耻感和滔天的怒火几将他焚毁,但终究是沙场老将,理智告诉他,罗彦师是对的。
再战下去,只能是全军覆没!
他再次向前,望了望如墙而进的汉军陌刀阵,每一步都踏着己方士卒的尸骸。血腥刺鼻,蓦地里,昨暮冲陈敬儿部前锋时,已见识过的陌刀之威,令人心悸的刀锋破空声重回他的脑海。
罗士信一勒马缰,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
“撤!”他的声音嘶哑破裂,满是恨意,“陈敬儿小儿!竟敢诱俺!且待来日,必雪此辱。”
陈敬儿阵,看似易破的头阵、较为坚固却也非是不能破之的次阵,无非是诱他深入的香饵,目的就是为消耗他的锐气。这第三阵的盾墙、陌刀、强弩劲弓、骑兵,才是他决胜的依仗。
……
进战容易,撤退难,特别在正交战的情况下撤退更难。
撤退的命令传下,散布在偌大战场上的罗军数千将士,立时混乱不堪。幸得留守本阵的梁虎生及时率兵接应,并又在罗士信亲自断后之下,数千罗军将士这才勉强撤出战场,退还本营。
却虽是此战克胜,陈敬儿部伤亡亦重,因汉军追了一阵后,见罗军已退到营边,接应的罗军将士组成了阵列截击,便也不再深追,亦退还营去。
各部清点伤亡,折损逾千。
其中多为跟随罗士信冲阵的精锐和梁世俊等部前锋。
申时了,夕阳如同一个冰冷的血痂,低低地挂在西天,将逃回营外的罗兵将士失魂落魄的身影拉得老长。寒风掠过沾满血污的一面面旗帜,发出呜咽般的悲鸣。
罗士信也受了轻伤,他撑着身子,巡视伤员,听着低声的呻吟,看着张张染血的面孔,心如刀绞,羞愤欲绝。闻报得汉军已退,昨晚梁俊生等部到后,一者是轻视陈敬儿,有诱他之意,二则是时间不够,未有筑营。梁虎生筑的两营不大,容不下这么多的败兵,罗士信无奈之下,只好令梁虎生部继续守此二营,自带残兵败将,接着向北退却,在涣水北岸,临时草草筑营。
夜帐之中,空气凝滞,只闻寒风在外扑卷。
梁世俊、罗士谦、罗彦师、娄僧贤等将,人人带伤,伤势较重的罗彦师,坐都坐不成了,半躺在席上。一干跟着罗士信征战多年,罕有败绩的悍将们,无人出声,悄寂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