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绕营设伏一战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八章 绕营设伏一战胜 (第1/3页)

    漆黑的原野上,朔风卷着鹅毛大雪。

    离了避风的谷地后,千余汉骑冒雪疾行,在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里,抵近了谷阳城外的敌营。

    营内灯火稀疏,除了刁斗单调的敲击和风雪呼号,一片安寂。

    一如斥候所报,营外无有营壕,也没有筑营墙,简陋的木栅栏在风雪中形同虚设。

    却这黑社、白社,一看名字就知,是两个绰号。

    他两人的骨干部曲,和别的义军不太相同。

    “社”也者,本义为土地神,又指祭祀土神,由此引申指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地方。周时以二十五家为“社”,故“社”又被引申为一种基层行政单位,后又被引申指某种从事共同活动的集体组织。隋建之前,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民间为应对赋役和天灾,便形成了以宗族、地缘为基础的互助组织,如“义社”“田社”。这些团体共同耕作、分担赋税,并集资修建水利设施。隋肇建以后,自治性的“私社”依然保存,负责婚丧互助、义仓管理。

    此外,又还有类同行会的商人的“市社”、佛教徒组织的“义邑”、“法社”等。

    黑社、白社所部的骨干力量,就是谯郡的两个义社的成员。

    本多是乡野百姓,聚集成军以后,不免还是缺乏足够的军事素养。再又加上闻得高延霸打下太康后,已进围宛丘,故是这城外的黑社、白社所部的营地,就甚为粗陋,疏於戒备。

    且也不必多说。

    到了营西数里地处,奔袭而至的汉骑暂先停下,吃些干粮,休养马力。高延霸与成公浑、李法行等将,下了马,悄无声息地摸到营前近处,上到高处,观察了一番敌营的情况。回来后,高延霸拍了拍伏在地上,喷着白气,正在休憩的战马,便下达起命令。

    “老成!”

    “末将在!”成公浑上前,脸上跃动着嗜血的兴奋。

    ——他本姓成公,但高延霸是主将,乐意怎么叫他,他便怎么应着。

    “瞧这营中旗帜,打的是白社旗号。料应是白社在营里,黑社在城内。虽确是防备松懈,但察此营地大小,却不小,得有两三千兵驻扎。你且依计行事!给本老公将这营中贼兵搅沸,动静越大越好!但切记一点,不可大意。”高延霸俯身,感受了下马的鼻息,给它擦了擦身上的汗水,直起身来,说道,“马还有些累,再休息半刻钟,你便引骑出动!”

    “得令!”成公浑接令。

    “四郎,你也半刻钟后,引骑到城中通往营中的道边设伏。”

    李法行亦接令。

    “各去准备吧!”

    半刻钟后,成公浑、李法行各引骑而行,分头行动。

    却马蹄裹的有布,兼以风雪夜色掩护,成公浑所率百骑,直到营前,营中轮值的戍卒居然还没有发现他们。成公浑一抬手,身后百名精骑立时分成两队,便分向敌营两侧奔踏起来。马蹄踏在雪中,并无多大声响,但紧接着,动静就出来了!

    一声声骑兵们吹出的尖锐唿哨,划破了寂静;十余面骑鼓的鼓声,“咚咚咚”地敲响;一支支蘸满油脂、点燃的火箭,攒射而出,撕裂黑暗,射入营中。

    “敌袭!”

    “火!起火了!”

    值戍守卒骇然的警号与嘶喊,瞬间撕裂了雪夜营内的宁静。

    两支汉骑如同盘旋的飞鹰,绕着营盘反复奔行,箭矢不停射入。他们并不稍停,边射边走,马蹄声、唿哨声、鼓声随着他们的奔行,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有千军万马将营盘团团围住。

    火箭引燃了多处帐篷和堆积的草料,火借风势蔓延,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

    整个营内的两三千白社部将士从梦中惊醒,慌乱中寻找兵器,有的赤裸着身子便冲出了帐篷。火光映照下,他们手足无措,惊恐万分。有军官赶紧试图集结队伍,但火势蔓延得太快,外头的箭雨、马蹄和唿哨、鼓声又此起彼伏,让本就混乱的士兵们更加惊慌失措,互相推搡,乱作一团。并有受惊的战马挣脱缰绳,在营中冲撞。队伍压根集结不成,七零八落。

    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喝、抽打,甚至斩杀溃兵,也难以遏止蔓延的恐慌。

    几队仓促上马的斥候和骑兵冲出营门,立即遭到汉骑的攒射,人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