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月光本无形,摇落成树影 (第1/3页)
“话说我们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出现,真的好吗?老大不是不让我们跟公司的人接触吗?”
“管他呢,公司那么乱,踏踏实实画漫画,画分镜就好了,当领导心容易变。”
“你说小叶和火哥啊?”
“别废话了,赶紧画吧,你们谁带手机了,打电话让人送热水袋,真尼玛冷!”
李明洋听到后面的分镜师在吐槽,但听不清在说什么,就没怎么在意。
他的心神都集中在面前风雪交加的山林、小道、冰湖、天空、远处的建筑、极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
情书的沟通,巧夺天工,属于导演自己都超越不了自己……
因为那是无意识的灵感撞击。
他只是觉得这样拍比较好,然后就拍了,然后就成了经典。
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岩井俊二后来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甚至情书的灵感,也是来自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这本书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创作的灵感就是来自挪威的森林,替身与死亡。
然后在借鉴的过程中,灵光轰炸,鬼使神差的升华了主题,将情书推到了一个高山仰止的高度!
即便以商业片的角度去看情书,情书都是一部脉络清楚,有铺垫、有转折,有反转,有共鸣,有笑点,有泪点,易于理解,节奏明快的成功商业片!
情书的年代久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
可能有点粗糙,有点过时。
但经典就在于,那强大的共鸣会穿越时空,令观众感同身受,被人物的喜怒哀乐所牵动。
那些粗糙,变成了青春的稚嫩。
那些过时,正是历史的开创!
情书有很多神级镜头,比如渡边博子面对雪山大声呼喊,“你好吗?我很好!”
风吹动窗帘,窗帘后的男藤井树却消失了。
女藤井树和渡边博子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迎面相遇。
渡边博子看到了她,喊了藤井树,藤井树停车回头,眼里满是茫然,原本空无一人的街道,人来人往,女藤井树怀疑自己听错了,骑着自行车消失在道路尽头。
还有最后的借书卡背后的女藤井树,悲喜交加,是一种不幸,是一种释怀。
不幸的是男藤井树已经死了,释怀的是原来他也喜欢我。
“这雪越下越大,好烦啊……”李明洋轻声说道。
鹅毛大雪连天,严重阻碍视线。
他是拍爱情片,又不是拍灾难片。
话说,晴天技能能不能让天空放晴啊!
李明洋心念一动,开启晴天一档,刚刚还是鹅毛大雪,没过多久就变成小雪了,就连风都变小了。
小雪飘飘,有种静谧的安全感和童话感。
晴天二档!
下了一整天的雪,很快就停了!
真的可以啊!
李明洋笑了,有了晴天技能,再也不用担心暴风雪天了,可以踏踏实实的拍摄了。
拍实地雪景,小雪还好,大雪就是纯受罪。
雪太大,还要面临停拍,看不清楚,拍什么……
所以后来为了省时间,避免意外,雪景很多都是靠人工,或者特效解决。
特效比人工还便宜,效果还更好。
一整天,直到天黑,全剧组都在山上忙碌,安了营,扎了寨。
主机位定好了,但运镜路线还没定。
李明洋让其他人收工,他自己则留了下来,把自己当摄影机,进行运镜规划。
导演都那么努力,其他人心里即便想跑路,也不好意思这时候下山。
于是一大帮人用手电筒照明,继续做着拍摄前的准备。
幸好雪停了,一切都有迹可循。
做标记的时候很轻松。
等到晚上十点多,终于插好了标记。
上百根两米多长的长棍,长棍顶端缠着红色的胶带。
足够长,防止晚上下雪,第二天找不到。
第二天是一个好天气,天空晴朗,风很小,山林里静悄悄的。
李明洋觉得差了点什么。
雨天一档!
李明洋昨晚特意试过,大冬天使用雨天技能,竟然会下雪。
不多时,起风了,小雪花飘飘洒洒的落下!
“对了,就是这个感觉!全体准备!第一次开机试拍!”
李明洋一声令下,剧组转动起来,他躺在雪地里,进行开机试拍!
拍了一上午,李明洋都不太满意。
轨道不好铺,镜头有点抖,光线偏差,有逆光镜头。
最重要的是跟镜的一镜到底拍出来的效果很糟糕,还不如固定机位。
一直以来,李明洋拍电影都是得过且过,从来不跟自己较劲,很少磨镜头。
但这次他突然上头了。
让其他人代替他走位,他再次扛起摄像机,在雪地里,进行稳定的拍摄。
剧组的摄影师技术是过关的,又有稳定器,奈何天冷,他无法长时间持续稳定,手会酸,会冷,会麻木,会抖。
李明洋不怕冷的好处就出来了,即便零下十几度,他依旧可以保持长效的稳定。
拍了两遍,逆光和偏光越来越明显了,这就是拍外景的痛苦了。
光影效果最好的拍摄时间只有那么多,可以强行拍,但是不补后期。
观众看片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会天亮一会天黑的情况。
以前的电视剧是不会补光影后期的,因为资金有限,而且技术难度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