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一章 巨大的经济引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六十一章 巨大的经济引擎 (第2/3页)

样也重新启用了好几个养老的管理层。

    不过安大于嘛,大概率是没啥机会了……徐申学觉得这人的能力跟不上了,还是回来总部养老算了。

    安大于本人也是接受了现实,他这些年先是跟着老徐总创业,再跟着徐申学创业,担任威酷实业总经理、CEO,这钱已经赚了不少。

    手持大量威酷实业股份的他,如今也是两百多亿的身家。

    可以说一句不差钱。

    而且年纪也大了,精力也跟不上了,也不愿意继续折腾了,回到柳河投资这边工作也没啥事,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的,些许后勤事务都都扔给了副手处理,他本人也比较少去柳河投资那边。

    平日里就和季成河,白启文还有其他的一些老同事们聊天扯淡,然后弄弄花草,玩玩古董,再享受一番儿孙在膝下孝顺的感觉,小日子过的也挺潇洒的……他年龄大,结婚生孩子也早,现在儿子都已经结婚好几年,孙子都三岁多了。

    算是徐申学他们这一群人里的第一个爷爷辈了。

    安大于从威酷实业里退下来后,接替安大于成为威酷实业新一代CEO的是谭英武。

    他虽然不是创业初期,也就是威酷电子时代里就加入的老人,不过也没有晚太多,在10年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威酷实业,后续主导了威酷实业里的莞城基地的建设以及后续生产,在管理超大型生产基地领域里,很有一套!

    其管理的威酷实业莞城生产基地,各方面管理的都不错,由此成为了威酷实业的副总裁。

    去年的威酷实业的管理层动荡里,他是少数几个没有受到任何波及的高级管理层,徐申学综合考虑之下,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威酷实业的业务动荡,所以尽可能的从留下的高级管理层里挑选人员,最后选定了这个谭英武。

    作为新上任的威酷实业CEO,谭英武主导的第一个战略项目就是第六个大型生产基地!

    “新的大型生产基地,核心目标是为了大规模代工生产虚拟设备以及机器人这两种核心产品!”

    “目前的这两种产品的代工,是分散在深城基地,莞城基地以及安城基地,江城基地,川城基地里代工,但是这种代工布局还是有一些问题,毕竟之前的这五个主要的基地,主要还是围绕着各类智能终端来建设的。”

    “从物流体系,供应链配套建设方面都是如此!”

    “后续加入的机器人以及虚拟设备产线,在供应链调配上有比较多的问题,这也导致了产能的下降,组装成本的提升!”

    “最重要的还是产能的提升面临麻烦,这几大型生产基地所在地区在人力资源上以及工业用地上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如我们的总部深城基地,随着深城的持续发展,这里的人力成本上涨的比较快,而且周边的工业用地也比较紧张了,很难再对我们供应大规模的工业用地,这也导致了后续的大幅度产能扩充困难。”

    “后续我们准备逐步缩小深城基地的规模,并进行持续的升级改造,朝着智能化工厂转型,同时把部分劳动密集产能逐步转移到其他的几个基地里去!”

    “为了控制薪资成本过快上涨,为了扩充人力资源,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大幅度扩充产能,我们制定了新的大型生产基地计划。”

    “按照我们的预计以及智云集团那边给过来的需求计划,我们需要在未来三年内,把机器人的产能提升到每年五百万台以上,虚拟设备产能提升到每年五百万台以上!”

    “按照我们的预期,除开现有的产线以及生产基地里的扩充潜能外,我们估算未来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超级生产基地来承担这些新增的产能,现在则是推进一个,明年我们打算推进的第二个。”

    智云集团的这两种核心产品,智能机器人是由威酷实业以及比亚迪代工工厂一起负责的,但是威酷实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任务。

    而虚拟设备的话,目前只有威酷实业一个代工厂。

    所以智云集团要扩充虚拟设备和智能机器人的产销量,那么威酷实业这边的任务就非常繁重了。

    谭英武继续道:“我们根据供应链情况,物流情况,人力资源情况,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条件,初步选定了三个候选地点!”

    “如今这三个候选地区各有优劣,具体该怎么选,还需要徐董决策!”

    徐申学接过报告书看了看,报告书里对三个候选地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不过真说起来,其实每一个地方都可以。

    供应链和物流运输条件都很不错,人力资源也充沛,同时经济略差,对威酷实业这种劳动密集产业需求极为迫切,当地的营商环境也不错,都是非常适合作为大型生产基地。

    最后徐申学详细询问,又和谭英武讨论了一番后,最后道:“就东城吧,这地方不错,当地人力资源更充沛,人力成本也低一些,员工更好招募,纵然物流有一些劣势,不过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这方面也不会成为问题。”

    徐申学仔细看报告的时候,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对比,这个东城是综合条件最好的一个,自然就选它了。

    而且这说的人力成本低也是事实,别看智云集团的员工收入都非常高,动不动百万年薪的,但实际上国内的很多行业,很多地方的薪资还是比较低的。

    很多想要出海搞投资的企业,说什么国内的人力成本上涨之类的,那是他们没去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去看看。

    很多地方的工厂里的工人收入,月薪三四千的才是普遍,而服务行业更低,两千多的比比皆是。

    所以都是为了缩减人力成本,威酷实业是选择逐步从国内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撤出产能,陆续转移产能到经济相对落后,人力成本更低,但是交通发达的内陆城市。

    这样一来,人力成本缩减了不说,而且还能继续利用国内的完善工业链,工业基础,物流体系,采购零配件也不用关税,综合成本比出海还要更便宜……

    而有些选择出海,去海外投资的工厂,在这些地方表面上似乎人力才成本更低,但实际上人力成本低不到哪里去,并且供应链成本以及其他附加成本,比如关税成本这些都会大幅度上涨,最后算下来还更亏!

    徐申学是一向来都倾向于把工厂留在国内的,甭管是半导体这种高端先进产业工厂,还是代表未来的智能电动车以及动力电池等这些重要工厂,还是说威酷实业这种单纯玩组装代工的劳动密集产业工厂。

    甭管低端,还是高端,通通留在国内!

    高端留在国内是为了维持技术优势,避免技术太快扩散导致的竞争加剧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总之不管怎么说,都不可能搬走的。

    而低端产业留在国内,是因为更低的成本,同时一大群普通人也更需要这些低端就业岗位。

    而这些普通人,同时也是徐申学旗下各企业的消费者……人家普通工人也买几千块的智云手机的啊!

    就算不买智云手机,这购买威酷电子的手机也行啊……威酷电子也是徐申学的企业啊。

    甚至购买其他国产品牌的手机也行啊,这些国产品牌里绝大部分芯片,SOC以及储存芯片都是清一色的智云造啊。

    真说起来,不敢说每一个,但是90%的国人,其实都是徐申学的客户……包括一大堆未成年小屁孩,孩子大了总归是要用手机的。

    只要用手机了,90%的可能都是徐申学的客户,至少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