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九六章: 董老龙虎 虎娃回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九六章: 董老龙虎 虎娃回乡 (第3/3页)

起来啥,举手掐诀,往四周方位打出几道灵光,像是牵动什么味阵法,有什么朝这飞来。

    陈渊目光一动,看到四周飞来几道晶光。

    而这些晶光飞到董老头身前,竟现出几块像是水晶一般的石头,而这些水晶石头中有细小的电丝在中间汇聚。

    董老头将这些水晶石弄过来,随后朝着其中一块打入一道灵光,这水晶石里顿那收束的电光立马流转出一幅幅画面。

    那是董老头渡劫时的画面!

    接着,对方又将其他石头激活,齐齐放映画面,看的那个眉飞色舞。

    原来这些东西是董老头用来记录自己突破龙虎渡劫的留影石,还是从各个“机”位。

    反正看得董老头挺臭美。

    陈渊则是满额头黑线。

    脑回路根本就不一样。

    “龙女,为难你了,跟着这位一路奔奔波来蜀,想来也有几分辛苦。”

    陈渊脸皮微抖,与旁边一只手抚着额头撩刘海样式的北海龙女说了这么一句。

    对方顿了一下,转过头去。

    ………………

    而这时日头,青山县以西,一段怒江江段。

    午后春色里的暖阳像是融化的金子,泼在怒江翻滚的浪尖上。江水挣脱了去年大雪的沉郁,正以一种野性的姿态奔涌,青灰色的波涛浪打浪,溅起的水花被阳光镀成细碎的金箔,又簌簌落回水面,搅得满江光斑晃眼。

    一艘木船正从上游游荡下来,乌篷在阳光下发亮,艄公赤着脚站在船尾,竹篙一点,船身便轻巧地避开浪头,在粼粼波光里划出一道弧线。

    两岸的青山褪了过往的斑白,新绿从山脚漫到峰顶,像是被春风蘸着露水染透的。

    山上各种花露出了头,开的正艳,野樱开得如云似霞,杜鹃缀在岩石间,还有不知名的各色小花,顺着岸边的水草飘荡,风过时,花影便和江涛的影子迭在一起摇晃。

    乌篷船上,除了船尾的艄公,船上还有四人。

    两个站在船头,一高一矮,一个是身穿蓝白锦衣的小少年,脸上腮红,小脸微胖,眉眼发亮,炯炯有神,有了少年稚嫩的阳刚之气,但眉眼还透着几分虎头虎脑。

    在少年旁边,是一位身穿蓝色绣裙的妇人,一串蓝色碎花巾绑在头上,一根木簪子插在发髻,气质和样貌透着几分朴素。

    妇人紧紧拉着少年的手。

    “娘,前面就是青山县!”

    “我看到了!”

    只见小少年兴奋地指着怒江江面的茫茫远处,嘴里说着,那里游船相间,似是一个码头。

    而妇人也是迫不及待地翘起脚尖,往前张望着,脸上带着归乡心切的表情。

    那船尾的艄公见了,用一口子浓重的乡音道:

    “幺娃儿,看着点,别掉水里去了,马上就到了撒莫慌。”

    “你们说是回乡的,住哪个巷子的,看我认不认得到嘛?”

    “甲子巷!”小少年赶紧转头,目光带着兴奋和某种迷茫,

    “艄公爷,您记得甲子巷的事不?”

    那艄公却是呵呵笑道:“甲子巷,这知道啊,在县城西头嘛,老巷子了。”

    “你这幺娃儿也问的怪,我又不住那,记得什么事?”艄公奇怪道。

    少年摸了摸头,有点迷茫,转头看了看娘亲,

    “娘,我怎么感觉忘记了很重要的事情!”

    而此时在乌篷船舱里,有两个青年男女一身劲装,盘膝坐着,看着这一幕,其中一个身穿玄衣的青年摇了摇头,

    “小师弟半月前突然说自己好像忘记了很重要的事,心思不定,坚持要回乡探望。”

    “师傅也是的,也没个根据,就答应了小师弟回乡探亲,让我们两个跑苦力一路护送,这万里路,一路上真是折腾的够呛。现在蜀地什么世道,生怕路上得罪了一个人,随手把我们给灭了。“

    青年声音中带着一丝抱怨和懊恼。

    对面,一位同样身穿黑色劲装的女子,嘴巴下有一颗痣,带着几丝清丽,“算了算了,莫让小师弟听见了,该伤心了,许是师弟年纪还小,出去了想回家看看。”

    “师傅宠爱师弟,就由他去了,就算现在蜀地乱,也是乱在锦官城,这里居于蜀地偏僻之地,应是没什么麻烦。”

    “且放宽心些,听说师傅当时游历于此,见此地山清水秀,恰好收了小师弟来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