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可蓝王妃 (第2/3页)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公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陈镝学着后世的语文老师那神态给可蓝朗诵并讲解了一遍。可蓝双眸脉脉地望着公子,
让公子再一句句地慢慢念一遍,她跟着陈镝念了一遍,引得路过的游人停下来看他们两人。因为特象新婚燕尔的一对小夫妻。陈镝戴着变色眼镜,理了个学生头,一看就知道是联合王国年轻人。可蓝一袭裙装,一双高跟鞋。
一遍下来,可蓝说让她背诵一遍,如果不记得的地方让公子提示一下。
可蓝好记性,竟然背诵得差不多,陈镝只提示了一处。陈镝给了可蓝一个大拇指的奖赏。可蓝有些羞涩地得意着,问公子写这篇文章的人是什么人,还是公子自己从前写的文章?
陈镝告诉可蓝,文章作者是大明几十年前的一个文人,可以说是他一个师傅的师傅。
可蓝一听,马上说,公子直接说师爷不就结了,又问公子,这个文人是谁?
看他们两人表演般对答的游客中也有人发出同样的提问。
陈镝告诉可蓝,写这篇文章的先生叫袁宏道,是我们大明的一个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当年反对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时称“三袁“。他反对当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弟创立文学史上地位甚高的“公安派“。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文集。
又告诉可蓝,师傅与他都欣赏“性灵说”这一主张。写文章都不敢走出前人巢窠,还谈什么创作呢?写文章都不敢创作,何谈生活的创新呢?古人虽好已如黄鹤远去,留待吾辈更应是不断创新前行,而不是守住那高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