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01章 两分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01章 两分钟 (第3/3页)

就是个误导信息!”

    “既然叫做【猜】,按理来说就没有固定答案了,毕竟都【猜】了,又不是真的让看图数羊的数量,那她是怎么确定到底有多少只的,到底这个游戏是不是信口开河,她说是啥就是啥?关键词就在这里。”

    “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每次询问我们的时候,也都会有一个【猜】字。”

    “比如……哥哥姐姐们,猜猜一共几只羊?”

    “再比如,大人们,快来猜猜,一共几只羊?”

    “猜猜这次,有几只羊?”

    这话一出,大家都露出了几分释然之色。

    没错,每一次张小桂开口,其实秦殇都在观察。

    她每一次开口的时候,都会说到【猜】这个字眼,甚至还可以加重叠词用【猜猜】,其实这个暗示挺明显的,但奈何她故意拍手的动作更加堂而皇之,所以直接误导了众人的判断。

    同一认定!

    刑侦技术了老生常谈的一个关键名词!

    人在重复且复杂的干扰条件下,很难像做题一样筛出思路做出判断。

    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抛开找不同,反过来想就是找相同。

    不然国内就连界定犯罪手法雷同,受害人特征相似,杀人手法一样的跨省跨境案件就很难并案了。

    其核心思想就是同一认定!

    比起找不同,找相同更简单一些,所以先对复杂案件进行同一认定,这也是数据库在办案时期对并案侦查的首要功能。

    毕竟,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跨省乃至于跨境的犯罪案件都多如牛毛。

    如果全都是各省只侦办省内案,岂不就是给犯罪分子留空隙!?

    有预谋的组织犯罪,只会更加轻松的逃出法网!

    同一认定可以更轻松的从手法,受害人特征方面采样。

    连环犯罪的罪犯都有共性,一定程度的带有个人风格和个人主义的犯罪行为。

    这些东西是没办法抹平的。

    所以同一认定原理,在犯罪行为学和刑侦技术中的含量才会持续上升。

    用这个思考逻辑和思路,秦殇很容易就能够发现……

    张小桂之前每一次开口的时候,变数是掌声的数量,她的话语。

    而不变的,是她每一句话中都会带有一个【猜】这个字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