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章 十八碗拦门酒的典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1章 十八碗拦门酒的典故 (第1/3页)

    上午九点,迎亲的队伍就已经等在门口。

    正常来说婚礼是要从下午开始的,但你也不能不提前准备。

    这年月交通也不方便,不可能说你两点钟出发,人家一点钟来准备。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所有人发红包,然后管中午饭。

    这事不能由新郎官来做,是由专门的傧相来负责。

    王云霄这边就是油条,李沐沐那边就是慕盼盼。

    王云霄这边在里屋已经穿戴好了朱红色的圆领大袖衫,看起来十分的喜庆。

    按照前朝的规矩,大婚之时,女子可穿戴凤冠霞帔,男子可身穿九品官服,所以民间又把娶妻这件事叫做小登科。

    这已经是简化过的流程了,要放在过去,男女双方一个是军中悍将,一个是将门虎女,迎亲队伍里面还得有一队护卫,持枪佩剑。当然枪头要以红布裹缠,剑不能出鞘。

    如果还立下过战功,可以携带斧钺作为仪仗。

    做好了一切准备,打点好了各路人马,这就已经到中午了。

    简单吃了一顿便饭,王云霄跨上高头大马,说一声出发,前面的乐班就开始吹打起来。

    队伍缓缓启动。

    无论迎亲还是送亲,这个速度都不能太快。要的就是打马游街出这个风头,你火急火燎的把事办了太不像话。万一半路上把新郎官摔了,或者新娘子从轿子上掉下来,那就彻底成为笑谈了。

    从家里出发,一路吹吹打打来到慕王府门口,这就已经到了下午一点钟。

    王云霄那边没多少人,慕王府这边可是人山人海。

    按规矩来说都是男方办婚宴,娘家这边把人送出去就完事了。

    无奈李沐沐有个好爹。

    人在有钱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亲朋好友特别多。

    就算你不邀请,也照样有腆着脸打电话过来,或者直接主动上门的。

    但这些都是小事。

    王云霄也没打算跟这些人应酬。

    慕王府门口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下面放着十八坛好酒,桌子上面摆着十八个海碗。

    这是前朝某位大将军专门为刁难新姑爷搞出来的所谓拦门酒。

    正史里面没写,但有这么一个话本,后来又被改编成戏剧,名字也叫《拦门酒》。

    大体意思就是说有个落魄书生跟将军府的小姐看对了眼,将军嫌他身子骨单薄又没什么功名,表面上捏着鼻子答应了婚事,到娶亲这一天在门口摆下十八坛酒,跟书生说你喝完了才能带我女儿走。

    书生自己肯定不行,但他还有位侠肝义胆的结拜兄弟,帮他喝完了这十八坛子,将军欣赏这小伙儿的酒品,就把自己的二女儿许配给他,最后的结局就是好事成双。

    到如今就发展成了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桌面上十八碗,是给新郎官准备的,桌子底下这十八坛是给男方亲友准备的。当然你要是酒量惊人,能一个人把这十八坛子酒都喝下去,那也有说法。

    娘家这边要再添一份陪嫁。

    至于是什么陪嫁你就别多问了,反正那个时候人都已经喝到神志不清,多说无益。

    当然也有取巧的法子。

    就像是戏文里面唱的那样,书生十分鸡贼,开头三碗先敬天敬地敬祖宗,喝到一半再吟诗一首,装作不慎将其余的酒碗打翻……

    你要是真不能喝你就这么玩,不要在意别人讲什么闲话,先把老婆娶回去才是正事。

    王云霄跳下马来,心想着不就是十八碗么,看不起谁呢,一闻味道顿时皱起眉头。

    人家古人喝的是米酒,要不然就是黄酒,女儿红么,就是这个时候拿出来喝的。

    你们特么给我搞李家烧白算怎么回事?

    嘶……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馃子一向比较莽,王云霄这边还没端碗,他把手里的大雁往旁边一扔,抱起酒坛子拍碎泥封,抓起来顿顿顿就开始狂饮。

    周围人轰然叫好。

    军伍中的厮杀汉,最佩服这等干脆利落的好汉子。

    甭管你能喝多少,至少这个态度是正确的。

    要的就是这个戏剧效果。

    要不然大喜的日子你们一个个绷着脸不苟言笑,那是娶新娘子,还是送死人呢?

    酒坛子不大,不是那种大缸口径的,那玩意是用来酿酒,不是拿出来卖的。这一坛子差不多也就是三五斤左右的量。

    王云霄这边慢条斯理地端起碗,一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