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3章 全都附魔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3章 全都附魔了? (第1/3页)

    董满贵这边的小组刚一动手,立马带动了气氛。

    工人们围着模具忙得热火朝天,车间里其他小组的人也忍不住往这边瞅。

    黄平涛看在眼里,心里暗暗一动。

    他平日里不爱整那些花里胡哨、虚头巴脑的东西。

    可眼下见董满贵先声夺人,他要是真一点表示都没有,岂不是落在了后头?

    皱眉轻轻一个思索。

    他也不跟老董比模具,而是将重点转向“工艺流程”。

    黄平涛咳了一声,抬手招呼大家先停下手里的活,目光扫过一圈,语气比平时多了几分沉稳:

    “兄弟们,咱们车间以前都是照章办事,时间一到、温度一够,就把东西从模具里顶出来。”

    “可不同批次的胶料差异大,这么死板地做,成品不是偏硬,就是偏软。”

    “要想把质量真正稳住,就得把工艺流程摸透。”

    他顿了顿,接着说:

    “我琢磨着,从今天起,咱小组在完成生产任务后,专门挤出点时间做一轮对比实验。用同一批胶料,试着拉长、缩短硫化时间,再配合不同温度,看看出来的性能差别在哪儿。”

    “等规律摸清楚了,我们就能给不同的胶料定出一份更精确的硫化时间表。以后谁干,都有个准谱,质量自然就稳了。”

    眼看董满贵和黄平涛都拿出态度,赵跃进也不甘示弱。

    “模具和硫化他们盯着,那咱们就盯原料配比。”

    他眯着眼,语气一贯冷静。

    “十斤料里差二两,出来的制品寿命能差一倍!”

    “从现在开始,咱小组就专门盯配比,争取把配比调到最细。”

    “谁发现配比改进能提升性能,我亲自记功!”

    孙建波年轻,但脑子灵活,此刻见别人都亮了手段,哪里还甘心落后?

    “那咱们就搞耐久实验!”

    “别的只管做出来,咱们小组专管试!”

    “最直接的,拿新做的胶套装到试验机上,反复压缩、反复顶,折腾个几千几万次,看看是不是开裂、是不是变形。”

    “或者把样品丢到油里、酸里、碱里泡一泡,泡上几天,再拿出来接着压,看它还能不能撑得住。”

    小伙子们一听,眼睛全亮了,立马来了劲儿。

    “这活咱爱干!”有人哈哈一笑,

    “模具、配方那些活看不出效果,这个实验一折腾,立马就知道真家伙还是假把式。”

    “是啊,能撑得住就说明料好工艺好,要是压裂了,泡变形了,咱也能马上找问题。”

    “再说了,这活有意思!比照着表格干零活带劲多了,算是跟零件硬碰硬!”

    一时间,整个橡胶车间仿佛被点燃。

    董满贵的人盯着模具,

    黄平涛的小组扑在工艺流程上,

    赵跃进钻在配方里,

    孙建波则干脆把试验台当成了战场。

    四个小组各出奇招,干得热火朝天。

    当陈露阳上午忙完,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他脚步蓦地一顿。

    嗯?

    什么情况??

    整个车间嘈杂而热烈,锤子声、试验机的嗡鸣声、还有人喊来喊去的声音混在一起,空气里甚至带着一股被点燃的火热劲。

    都打鸡血了????

    陈露阳狐疑的看了看鸡血冲天的四个小组长,又看了看稳扎稳打,带着年轻人搞实验的项国武。

    刚刚还挺正常的一群人,怎么眨眼之间就附魔了!

    不过……~

    干吧!

    越干越好!

    自己怕的就是他们不干!

    只要能出成绩,别说打鸡血了。

    把车间屋梁盖掀开都行。

    ……

    晚上回到家,吃完了饭。

    陈露阳正和妈妈给酸菜缸换水。

    接着,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小汽车的声音和吆喝声:

    “陈主任在家不?!”

    “在在在,俩陈主任都在!”

    陈母一边招呼一边走去开门。

    打开门一看,只见两个满脸风霜的大汉,手里各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大麻袋,乐呵呵的站着门口,

    一个是惯常见面的刘一平,另一个竟然是公社的社长白云昭!

    “小刘?”陈母认识刘一平,诧异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