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七章 :俄国战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七章 :俄国战败 (第1/3页)

    随着时间的进行,卡洛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沙俄这个看起来相当强大的超级列强,会在这场战争中被岛国人打败。

    先不说俄国军队陆海军的战斗力,沙皇政府的后勤部门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相当夸张的一面,他们的后勤工作间接导致了前线俄国军队的溃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举几个战争中俄国后勤部门闹出的笑话就能够明白。

    此时的俄国政府后勤部门已经相当混乱,和后勤有关的贪污腐败几乎可以说是处处都是,高层几乎不关注后勤部门向远东战场运输了什么,他们只关注运输物资的后勤车辆有没有按时到达远东。

    这也导致被运输向远东战场的物资五花八门。士兵们在非常需要武器弹药的时候,后方的后勤部门运输上来了一尊重达数吨的佛像。

    当冬天即将到来,士兵们需要更加温暖的冬装来保护自己的时候,后勤部门又送来一大批的夏装,让士兵根本没有充足的军装可以御寒。

    后勤问题并不只出现在陆军上,海军部门也面临相当严重的后勤困扰。

    马卡洛夫中将赶往远东担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之后,他原本计划率领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的支援舰队,对岛国海军的封锁发起英勇的反抗。

    他还特意向俄国政府申请了一批物资援助,其中包括大批军舰可以使用的各型号炮弹,一些医疗物资和煤炭等。

    当俄国的后勤部门将这些物资运送到战场的时候,马卡洛夫中将是相当兴奋。

    但当他派人接收这些物资,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物资的数量暂且不提,俄国后勤部门肯定是要贪污的,能够送来申请物资的一半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问题是,后勤部门送的物资不仅数目不对,就连物资的种类也完全不对。

    炮弹确实是送过来了,但这些炮弹都是陆军使用的小口径火炮的炮弹,军舰上火炮的口径基本都是10英寸以上的,完全无法使用这些小口径火炮的炮弹。

    医疗物资虽然送过来了,但医疗物资方面的贪污却是最狠的。这些医疗物资要么质量不过关,要么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在战场上起不到太大作用的医疗物资,换句话来说就是根本没什么用。

    后勤部门的混乱不仅妨碍了马卡洛夫中将计划的反攻,也让俄国远东军队的士气荡然无存。

    士兵们作战的远东地区,在冬天的气候是相当寒冷的。俄国士兵又没有足够的冬装可以御寒,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和岛国士兵作战,这简直是在难为人。

    从俄国后勤部门混乱的局面就能够看出,俄国在一战中爆发革命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俄国和他的敌人岛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了改革,岛国的改革是很有效果的,让自己成功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道。

    而俄国呢,虽然看起来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改革只存在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

    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自杀之后,他的改革就已经名存实亡,这也是目前的沙皇俄国相当混乱的原因。

    就算亚历山大二世不被刺杀,他的改革也只能起到勉强为沙俄续命的效果。因为他的农奴制改革是不彻底的,并没有改变底层俄国平民的生活现状。

    虽然看起来解放了俄国数千万的农奴,但实际上只是给他们换了一个称呼。贵族和地主仍然在压迫俄国大量的平民阶级,新崛起的工人阶级的利益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点点微弱的火星,都有可能直接引燃整个俄国的局势。

    不管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俄国国内爆发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都是迟早的事。

    卡洛并不关心俄国皇室的死活,但革命后俄国所展露出的威胁,不是一般的欧洲国家能够比拟的。

    众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法德遭受了极大幅度的削弱。

    虽然战争并没有波及到英国的本土,但英国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英国本土自身的潜力是有上限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英国的本土已经无法支撑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这也代表着英国迟早要为潜力更大的国家让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