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一章 :给英国找麻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一章 :给英国找麻烦 (第2/3页)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因为英国本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而且英国本土又是几个岛屿组成的。这也导致英国本土的发展上限相较于法德俄几个国家来说,终究还是要差一些的。

    哪怕是原本本土环境较差的西班牙,在将摩洛哥进行本土化之后,本土的发展上限也是要超过英国本土的。

    如果能够合并葡萄牙的话,那不用多说,西班牙本土的发展上限将远超英国本土,这也是英国自身的缺陷。

    法国的盟友态度和法国差不多,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希望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

    当俄国方面得知英国舰队两次被西班牙海军打败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私下庆祝了一番。

    目前俄国的处境可不怎么好。在日俄战争失败之后,俄国国内已经爆发了多次革命和起义,不少的民众都对政府和沙皇感到失望。

    作为俄国的最高统治者,沙皇尼古拉二世当然明白目前俄国的现状,也对导致俄国战败的罪魁祸首,岛国幕后的支援者英国感到非常的不满和愤怒。

    说白了,这场战争完全是在英国人的挑动下才发动的。岛国如果没有英国的支持,他们是不可能发展的如此顺利,更不可能只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拥有一支还算强大的海军的。

    德国的工业和经济已经如此强大了,他们用了漫长的时间发展海军,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世界第四海军强国而已。

    一个小小的岛国凭什么成为列强之下的最强海军强国呢?靠的不就是作为其盟友的英国大肆为其建造海军吗?

    虽然岛国才是打败俄国的真凶,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愤怒基本都被转嫁到了英国人的身上。

    本来俄国和英国就有着巨大的矛盾和仇恨,现在尼古拉二世对于英国人的仇恨只增不减。

    他巴不得希望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最好海军和陆军都被西班牙人打败,英国人一下子跌落深渊那才是最好的消息。

    如果不是俄国自身的财政和工业并不强大的话,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都想联系西班牙政府,为其提供一批无息或者低息贷款,帮助其更好的对抗英国人了。

    对于英国和西班牙战争的态度,两大军事集团比较罕见的保持了一致。

    并不只是法国和俄国希望英国和西班牙打得越来越激烈,就连另一边的德国,也希望这场战争双方的损失越大越好。

    此时的德国国内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德国通过1900年颁布的舰队法加快了海军的扩张速度,在日俄战争结束后顺利地成为世界第四海军强国,距离原本的世界第三海军强国西班牙也并不遥远。

    当时的西班牙海军总吨位只比德国多10万吨,战列舰总数只比德国多6艘,巡洋舰的数量则差不多一致。

    再给德国几年的时间,德国是有希望对西班牙进行赶超,从而跻身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的。

    德国的目标也并不是西班牙,他们大肆发展海军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海军方面赶超法国,甚至是赶超英国。

    德国想要在海军方面赶超英国的想法,实际上也代表着德国国内对于英国态度的混乱。

    一方面,德国希望与英国结盟,英德同盟的强大将远超法俄同盟,这也极有可能促成欧洲局势的大结局。

    但另一方面,德国大肆发展海军的行为也破坏了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虽然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比较靠近,但两国之中都有同意结盟的,也有反对结盟的派系。

    正因为双方派系的不断拉扯,让英国和德国关系变得比较复杂。两国很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而结盟,同样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而变成敌对。

    正因为这样并不明确的关系,德国国内也希望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越大越好。如此一来,不管英国是朋友还是敌人,他们对德国的威胁就没有那么大,德国自然也就能专心的对付法俄同盟这个实力更加强大的敌人。

    相较于军事集团的领头羊德国,同在军事集团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就有所不同了。

    一方面,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室都和西班牙王室有着比较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这场战争的结果无论如何也不会影响到这两个国家。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了两个国家关于这场战争的态度与德国并不相同。

    德国希望这场战争中的两个国家各自的损失越大越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则希望西班牙赢得这场战争。

    毕竟西班牙与他们的关系还算良好,西班牙如果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话,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助力。

    只要西班牙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并且收复直布罗陀,卡洛在西班牙的地位将变得十分稳固,他们与西班牙王室的亲戚关系也将成为自己的助力。

    到时候如果奥匈帝国皇室和意大利王室有任何危机,西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