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章 :俄国动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章 :俄国动乱 (第2/3页)

万诺维奇·库尔加诺夫对所谓的工人联盟组织的大游行和罢工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对于俄国的工人和年轻人来说,参与游行和罢工实在太过正常。一方面是革命党的宣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则是腐朽的沙皇政府的统治太过糟糕,压根没有赢得年轻人的信任。

    想到这里,彼得·伊万诺维奇·库尔加诺夫咳嗽一声,随后走了进来,将目光看向讨论的两人。

    听到外边的咳嗽声,安德烈和伊万连忙将目光看向生产线,手上随便拿了几个零件忙碌了起来,装作刚才压根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样子。

    看着两人略有些紧张,彼得·伊万诺维奇·库尔加诺夫微笑着说道:“别紧张,伙计们。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参与过游行的,也只有游行才能让政府意识到我们的不满,从而处理这些黑心的资本家。

    该死的,我简直受够了现在的生活。如果不介意的话,我能跟着你们参加后天的游行吗?”

    听到彼得·伊万诺维奇·库尔加诺夫所说的,安德烈和伊万两人对视一眼,随后更加年轻的伊万微笑着说道:“当然,彼得专家,欢迎你的加入。”

    对于彼得·伊万诺维奇·库尔加诺夫的来意,两人也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此时整个俄国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参与游行和罢工对于大部分工人来说,只是发泄生活不满的一种方式而已。

    俄国内部的工人群体在不断的进行联系,并且拉拢更多的人参与到游行当中。随着承诺参与游行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多,俄国国内的局势也如同被点燃的炸弹一般,随时有可能爆炸。

    1915年2月27日,圣彼得堡的各处街道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工人们高举着“我们需要工作”“我们需要面包和牛奶”等字样的条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游行。

    因为以工人联盟为首的革命党早在暗中吸纳了大量工人加入游行的原因,这场游行刚刚爆发,就吸引了近万名工人参与,声势是非常浩大的。

    随着大游行的爆发,有大量的工人也开始关注到这场游行。特别是那些被裁员却没有任何补偿的工人们,在没有收入就会饿死的极端情况下,他们除了加入游行之外,好像也没其他选择了。

    局势愈演愈烈,仅仅在圣彼得堡周边,就有至少十万名工人参与了游行。

    这还不是最严峻的消息。更要命的是,随着游行消息的传播,圣彼得堡周边的城市似乎也有工人开始组织起游行,这场大游行似乎要在短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整个俄国,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动乱。

    游行的当天下午,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收到了工人组织大游行和罢工的消息。

    游行和罢工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当有数万甚至数十万民众参与游行,就代表着这些工人和民众是无法工作的。

    无法工作自然也就代表着罢工,这也代表着游行不仅会对局势造成相当严重的混乱,同样也会对经济和工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

    得知消息的尼古拉二世异常愤怒,他对工人联盟组织的大游行十分不满,认为这些革命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不顾国家的安危,丝毫不顾及俄国国内的局势以及这些游行民众的死活。

    在自己的皇后和宠臣拉斯普京面前,尼古拉二世愤怒的斥责了革命党和参与游行的工人,并且要求俄国首相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立刻对这些正在参与游行的工人进行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还没等政府真正的首脑斯托雷平发表意见,皇帝和皇后的宠臣拉斯普京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脸上带着愤怒,仿佛已经和尼古拉二世共情:“

    皇帝陛下,这场大游行绝对是由资本家和背后的革命党煽动的。我们绝不能对游行进行容忍,也绝不能放过组织游行的所有革命党和资本家。

    我们还没有对资本家在战争中造成的责任进行清算,他们就自己站了出来。我认为这是大好时机,能够让我们借此肃清资本家和革命党这两个威胁。

    只要我们能够赢得战争,这些跳梁小丑是不会动摇帝国的根本的。”

    面对国内工人的游行,拉斯普京比尼古拉二世表现的还要愤怒。让他愤怒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凭借尼古拉二世和皇后的宠信,拉斯普京俨然成为俄国政府和军方的高层之一,话语权甚至比首相斯托雷平还要高。

    尼古拉二世的权力就是自己的权力,面对工人游行这种直接动摇自己权力的行为,拉斯普京然是愤怒的。

    造成俄国政府这一混乱现象的,还不得不提到号称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的血友病基因遗传给了多位王子和公主,最终随着英国王室和其他欧洲皇室的联姻,散播给了多个欧洲王室。

    比较不幸的是,尼古拉二世的皇储阿列克谢,正好是血友病的患者。

    虽然阿列克谢和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比较疏远,但他的母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而他的外祖母爱丽丝公主正好遗传了维多利亚女王的血友病基因。

    血友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