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七章 :舆论攻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七章 :舆论攻势 (第2/3页)

的波兰人和俄国人,德军是随意打骂和处决,甚至不分军队和平民,进行了多次惨无人道的屠杀。

    西欧的民众要稍微好一点,毕竟这里是整个欧洲最繁华最发达的地区,德军的行动很容易就会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占领区的屠杀并不多,但也是有的。特别是在针对比利时和法国占领区的游击队的时候,德国军队往往会采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对于周边的民众进行大范围的屠杀。

    除了屠杀占领区的民众之外,德国军队还大量焚烧了比利时和法国境内的大学、图书馆以及市政府,烧毁了大量的图书、文学作品和艺术品。

    除此之外,德国军队还大量奸淫占领区的妇女,将她们当做取乐的玩具。

    不管是东线还是西线,战场上的局势都是相当残酷的。大量士兵因为战场的残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始终是要发泄出去的。

    因为作战并不顺利,这些压力也只能发泄到占领区的普通人身上。奸淫当地妇女在德国军队中已经成了惯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繁华街道甚至已经变成了红灯区,专门用来提供给德国军队享乐。

    光是这些暴行外加一些证据,就能坐实德国军队烧杀抢掠的罪证。美国政府也压根不怕民众不相信,因为这些暴行在德国军队内部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大范围普遍性的存在。

    这就是舆论宣传中七分假三分真的必要性。就算有人想去欧洲求证,他得到的消息也只会是德军的暴行是真实存在的。

    美国政府可不会主动透露,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欧洲军队大多都是一个鸟样,德军的暴行在协约国军队中也普遍存在。

    美国的媒体并未否认协约国军队也存在暴行,可因为报道的内容只和德军暴行有关,这也导致美国民众压根不会主动联想到协约国内部是否也会存在着相同的行为。

    美国民众只会觉得,德军犯下了如此暴行,他们在战争中绝对不是光彩的角色。

    那么美国政府选择站在德国政府的对立面,加入协约国也就理所当然了。与这样犯下暴行的德国军队作战,美国绝对是光明的救世主角色,这也代表着美国政府的选择是没有任何错误的,犯错的只能是这些支持美国和英国政府的英德裔移民。

    相较于英裔和德裔移民掌控的报社提出的推测性说法,大量美国政府掌控的报社给出的说法,明显更能让人相信。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新闻报社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也提供了照片,这些照片也能侧面佐证德军的暴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政府为这样的舆论宣传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各报社的新闻报道几乎在同一时间传遍了整个美国,引起了大量美国人的关注。

    相较于原本英裔和德裔移民报社的小打小闹,美国这样的舆论行动才是真正的舆论攻势,瞬间在美国国内点燃了舆论。

    这下让英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想着借助英裔和德裔移民的影响,来搅乱美国的局势。

    但随着美国政府一下子掌控了舆论优势,曾经试图搅浑局势的英裔和德裔移民,一下子也变成了众矢之的。

    大量的报社开始猜测英裔和德裔移民的背后是否有着英国和德国政府的支持,他们如此操纵舆论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是想要让美国政府远离由正义的法国和西班牙主持的协约国,还是试图搅浑美国国内的局势,企图分裂甚至吞并美国呢?

    在美国政府的操纵之下,美国的各大报社媒体瞬间给英裔和德裔移民以及他们背后的英国和德国政府安排了大量的罪名。

    英国和德国政府的名声瞬间在美国臭大街,这也导致英裔和德裔移民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虽然不至于变成人人喊打的存在,但这两大移民群体的影响力和地位,在美国也算得上是一落千丈。

    眼见已经成功利用舆论让民众仇视英国和德国,美国政府也不装了,立刻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一方面,美国政府大量宣传英国和德国政府在战争中的暴行,将法国和西班牙等协约国包装成受害者。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宣布将以文明国家的角色,尽力救援在战争中受苦难的国家和民众。

    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