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战略布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八章、战略布局 (第1/3页)

    “于将军,赣州的情况,你最为熟悉。

    伪朝主力都在湖广,留守广东的精兵仅有一镇。

    若是让你领兵,可有把握从敌军手中夺回赣州府?”

    听到楚王点名,于大胆就知道大事不妙。

    名字中带有“大胆”,不等于他就真的胆大包天。

    赣州府这么快沦陷,本质上还是上次守城的时候,缺德事干的太多,同当地军民结下了血海深仇。

    别人领兵收复赣州,或许还有几分机会。

    换成他带兵过去,估摸着投降官军的赣州军民都会变成精锐,成为刺向楚国的一柄利刃。

    “王爷,末将无能,难以当此大任!”

    于大胆果断拒绝道。

    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唯独送命的差事不能接。

    别说收复赣州府,就算守住江西其他地区,他都没有把握。

    原因非常简单,大虞朝廷固然在盘剥百姓,可义军也没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湖广战事爆发后,沉重的徭役任务就成了一座大山,压的江西百姓喘不过气来。

    如果战事持续下去,势必还要向民间加征赋税。

    他们是造反起家的,自然清楚这么干,存在严重的隐患。

    可有些事情,明知道饮鸩止渴,也必须要干。

    在这方面义军和大虞朝廷的处境,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

    想要干掉敌人,就必须发动战争,发动战争就必须向民间加税。

    楚国唯一稍好的是财政,前期劫掠的财富尚未耗尽,政府可以正常运转。

    然而乱世之中,有钱不如有粮。

    义军的破坏力,远大于建设能力。

    受战争影响,治下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均田地的许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政治口号。

    造反的结果,无非是士绅手中的土地,落入到了造反功臣集团手中。

    后期加入的读书人,也跟着分了一份蛋糕。

    尚未分配的土地,暂时属于国有,或者说是卫嘉瑞的私产。

    不是没人提出过问题,只不过提出问题的人,都消失在了楚国朝堂上。

    从小就穷怕了的起义军,造反成功之后,只想攫取更多的利益。

    自上而下,都舍不得分出蛋糕。

    “于将军,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现在这种危机时刻,岂能临阵脱逃!”

    兵部尚书方克诚开口警告道。

    楚国不乏悍将,只是不知道是否遭遇诅咒,他们内部公认的悍将,基本上死的都很快。

    无论是赣州守将,还是前面的永州守将、长沙守将、武昌守将,都是楚军中的翘楚。

    随便拉出来一个,在楚国建立过程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正是因为能力强,才被楚王派出去,镇守要害之地。

    现在这些人都死了,其余大将在武昌会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能轻易调动。

    最适合的人选,就是于大胆。

    不光熟悉赣州的情况,自身还有不俗的战绩,先后歼灭的官军不下两万。

    “方大人,休要污蔑本将!

    本将拒绝,那是为楚国的江山社稷负责。

    我于大胆是楚王带出来的,什么性格王爷最清楚。

    能干就能干,干不了就是干不了,末将从来不说假话。

    从起兵到现在,末将最多的时候,也不过领兵一万。

    即便是领兵一万,末将都吃力万分。

    末将这点儿能力,顶多指挥几千兵马,再多就要出问题。

    要挽救江西局势,收复赣州府,没有数万精锐无法完成。

    再加上辅兵和民夫,怕是要超过十万之数。

    这么多人,末将都数不清楚,如何指挥他们打仗?”

    于大胆没好气的回怼道。

    他最看不起这些夸夸其谈的文人,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恨不得立即给方克诚一顿胖揍。

    眼前的一幕,让卫嘉瑞很是为难。

    于大胆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基本上阐述了事实。

    军队越多,对将领指挥能力要求越高。

    这次率领五十万大军,发起武昌会战,他自己都感受到了压力。

    从出征到现在,内部闹出的乱子,就从来没有断过。

    明明占据兵力优势,到了局部战场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