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一章、各取所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一章、各取所需 (第1/3页)

    升龙城。

    “户部,还要多久才能筹集完钱粮?”

    随着出兵日期的临近,胡新波对钱粮问题,也越发的关注。

    不同于之前的对外征讨,随便派出一支军队即可。

    对上大虞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倾尽全力。

    “陛下,截止到现在,户部共筹集粮一百万担、银一百五十万两、布二十万匹、盐……”

    不等阮新杰说完,胡新波就变了脸色。

    筹款数额看似不小,可是距离他预期的数字,还差的远。

    按理来说,大越朝风调雨顺数十年,国库应该有所积蓄的。

    怎奈上一任皇帝,喜欢对外扩张,隔三差五的发起对外战争。

    哪怕是欺负土著部落,消耗的钱粮一样不少。

    疆域面积扩大了一圈,可新增国土大都是未开发的地区。

    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够覆盖行政支出。

    从理智上来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组织移民开发这些新疆域,而不是和大虞朝开战。

    “效率太慢了!”

    “隔壁的虞朝人,光两广地区就能筹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难道我大越皇朝还比不上他们的两个省么?”

    胡新波厉声训斥道。

    从大战爆发开始,他们就加强了对大虞的情报搜集,尤其是两广地区的情报。

    李牧在两广地区筹集军饷,本来就是公开的,获知情报并不难。

    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

    无论如何,胡新波都无法接受,大越帝国赶不上隔壁邻居的两省之地。

    “陛下,我们和大虞的情况不一样。

    自从海外贸易兴起之后,大虞就是贸易黑洞,全天下的白银都在涌入大虞。

    论起民间白银储备,恐怕大虞随便一个省,都比我们的多。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国内物价要比大虞低的多。

    同样的白银,我们可以采购更多的物资。”

    阮新杰急忙解释道。

    要和大虞比财力,纯粹是自取其辱。

    大虞朝廷穷,那是自身体制僵化,税收制度走偏了,无法调动民间财富。

    放权给地方总督后,没有横征暴敛,没有触及士大夫的核心利益,一样筹集到了足够的平叛军费。

    若是进行一次彻底的税收改制,把该征收的税收起来,大虞朝财政收入绝对超过两宋。

    雄厚的家底,不是他们一藩国能碰瓷的。

    “哼!”

    愤愤不平的冷喝一声,胡新波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放眼世界任何地方,大越皇朝都算一个大国,唯独在大虞跟前例外。

    这种地缘政治,成了他们的噩梦。

    “陛下,息怒!”

    “大虞再怎么强大,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内乱不断的大虞,早就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崩盘。

    虞朝皇帝还狂妄自大,敢挑衅强大的大越皇朝,完全是自取灭亡。

    待我们北伐吞并两广,定能让永宁帝俯首称臣!”

    礼部尚书阮艺修当即开口劝说道。

    作为新皇的亲信,怎么解决问题他不知道,但情绪价值必须拉满。

    把皇帝哄开心,大家的日子都好过。

    “兵部,别告诉朕,你们也没准备好?”

    情绪缓和之后,胡新波转头问道。

    钱粮问题不好解决正常,任何一个王朝建国超过百年,都会发现钱不够用。

    不断臃肿的官僚系统,是最大的吞金巨兽,再多的钱都能吞噬一空。

    军队就不一样了,大越可没有马放南山,先帝时期还灭国无数。

    “禀陛下,三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只是武器缺口严重。

    许多兵器都是数十年前锻造的,需要进行更换。

    尤其是铠甲数量,缺口更是严重。

    兵部已经发文督促工部,尽快赶制武器,具体进度要问工部。”

    兵部尚书陈初阳当即玩起了移祸江东。

    三十万大军的数量是凑够了,里面有多少滥竽充数的,就没人知道了。

    吃空饷,也不是大虞朝独有。

    在利益面前,各国官僚都一样。

    跟着老大哥学习,他们的军户制度发展到现在,同样处于崩溃的边缘。

    好在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从民间征召一些壮丁,很快就能凑齐名额。

    至于这些新丁,有多少战斗力,就不是官老爷们关心的了。

    反正战场上的主力,永远都是那几支精锐部队。

    能不能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