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章、矛盾激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二十章、矛盾激化 (第3/3页)

了“威胁”。

    北虏兵临城下,文官对他造不成威胁,但是武将可以。

    如果有勋贵心怀嫉恨,直接打开城门,放北虏进来,那就真威胁到了江山社稷。

    “同安伯,这是在教朕做事!”

    永宁帝不爽的质问道。

    被文官逼宫了,又被勋贵外戚们逼宫,他这皇帝都快成了夹心饼干。

    现在居然直接上威胁,敢拿京师的安全要挟他,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说这话的是勋贵系巨头,他肯定会三思而后行,人家不光嘴炮,还有能力做到。

    眼前这位同安伯,明显要差的远。

    “臣,不敢!”

    同安伯面不改色的回答道。

    如果是他单独一人,此刻早就跪地请罪了。

    不过挟勋贵抱团的大势,完全没必要怂。

    现在他占了理,就算得罪了皇帝,那也无所谓。

    事后永宁帝要秋后算账,自会有勋贵系的大佬们兜着。

    派系领袖不护着小弟,谁敢冲锋陷阵啊!

    ……

    在一片喧嚣中,成国公的船队顺利抵达通州。

    这一次,再也没人嚷嚷着,要勤王大军北上抵达北虏。

    达官贵族们比普通人更惜命,内部闹腾的再厉害,那也是利益纷争。

    若是让北虏打进来,损失的不光是利益,还有一家老小的性命。

    在前面的劫掠中,就没少发生屠城之事。

    没人敢赌北虏的节操。

    成国公选择在通州驻军,对京师安全是一个重大保障。

    想要进攻京师,就必须先拔掉通州大营。

    不过这种仗,北虏大概率是不敢打。

    前面吃掉舞阳侯所部,就让鬼方损失惨重。

    这种规模的会战,要再来一次的话,那就只能鞑靼人自己上。

    双方直接兑子,大虞损失不起,鞑靼人更损失不起。

    “舞阳侯殉国,朝中纷争不断,北虏围困京师。”

    “这是天不佑我大虞啊!”

    看着手中的情报,景国良仰天长叹道。

    最糟糕的局面,终归还是发生了。

    本该积极善后的永宁帝,在这一事件中,再次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

    既想要趁机清洗朝堂,换上听话的自己人,又不想过分得罪文官,影响到自己的名声。

    现在还等着他入京收拾烂摊子,完成借刀杀人。

    洞悉了真相,景国良整个人都麻了。

    换成一位有魄力的主,早就在朝堂上进行大洗牌。

    调舞阳侯北上抵御北虏,这是文官们逼宫的结果,出了事自然要负责。

    勋贵们都闹了起来,完全可以挟大势,进行人事调整。

    先把六部尚书换成自己人,掌握朝中的实际权力,再逐步更换内阁。

    稳定了朝政,再以反腐之名进行调查。

    朝堂上就没几个清白的,责任人全部都能框进去处理掉。

    换个罪名,也是顾忌朝廷颜面。

    既可以安抚住受伤的勋贵,又能让文官们没话说。

    毕竟,要顾全大局。

    其他人可以牺牲,文官高层同样可以牺牲。

    新提拔起来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权力,会帮皇帝把事情办妥。

    即便闹出了乱子,也可以让厂卫抓人。

    在这个问题上,闹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勋贵们都会支持皇帝。

    可惜永宁帝怂了,白白错过了拉拢人心的机会。

    后续就算把涉事官员,全部处理掉,勋贵们也不会念他的好。

    文官们同样不会念他的好。

    谁让他只是拖延时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予以支持。

    夹在文武中间,皇帝可以充当仲裁者,也可以站队某一边,唯独不能和稀泥。

    “国公爷,隔墙有耳呀!”

    章师爷开口提醒道。

    通州就在京师门口,到处都有厂卫的耳目。

    这种接待驿站中,更是少不了厂卫的人。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上报。

    “怕什么!”

    “老夫行得正,坐得端,还怕小人中伤不成。

    这就是老夫有感而发,到了朝堂上老子也敢这么说!”

    景国良故作赌气的说道。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有反应,才是问题。

    私底下抱怨几句,反而能让皇帝安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